264. 第 264 章 朱元璋的发疯文学13

朕只想要GDP 初云之初 2123 字 12个月前

看一眼周遭那群低眉顺眼、却时时关注着她动向的侍从,王太后满心颓然。

有这些人在这儿看着,她哪儿都去不了。

且她心里隐隐的有些预感,即便真是到了皇帝儿子跟前,恐怕局势也未必就会好转呢。

昨日夜里那混账东西行色匆匆的过来,却是一言不发,只用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眼神盯着她看了几眼,便行色匆匆的离开了。

王太后当时就觉得不太对劲儿,只是也没多想,现下再去细思,却很有种后背发凉的感觉。

好像是有什么极其糟糕的事情要发生了……

……

昨夜朱元璋从王太后处离开,便折返回寝殿歇下了。

一觉睡到天亮,起身用过早膳之后,便往殿外去活动一下筋骨,同时下令:“把这段时间宰相们处置过的奏疏全都送到书房去,晚点我要一一检阅。”

先前皇帝离京,便将朝中政务交予几位重臣,小事由他们斟酌着处置,大事则快马加鞭传书皇陵。

现下朱元璋到了这儿,心心念念的好大儿没了,第三代的孙儿们又还无力帮扶他老人家,当然就得由他来掂一掂本朝朝臣们的成色。

想到此处,朱元璋眸光微冷,语气森森:“也顺道看看,有没有掺杂如同胡惟庸之流一般心怀不轨的人啊……”

空间里的笋人们:“……”

啊这。

朝堂上的打工人们,你们都自求多福吧__

朱元璋离京有些时日了,重臣们处置过的奏疏也堆积了半间屋子那么多。

这要是换成旁人,八成得打怵,可朱元璋是谁?

当代第一卷人,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肝上长了个人!

朱元璋吩咐传召参与处置奏疏的几名重臣在书房外的偏室静待,自己则大马金刀的落座,娴熟又迅速的开始核查面前一份份奏疏是否处置的妥当合理。

还不忘寻了张白纸,将几名重臣的名字一字排开,写在上头。

有处置的合自己心意的奏疏,瞧一眼是哪两个人经手的——遵从权力的制衡和监督,每份奏疏都要有两人翻阅署名才行——便在其名字下边用红笔给“正”字添上一画。

要是有不合心意,甚至于对方故意春秋笔法、糊弄自己的,就在其名字下方,用黑笔给“正”字添上一画。

碰见不明白的,马上传人过来询问。

几位重臣起初还不知道皇帝意欲何为,等察觉到之后,却是神色各异。

问心无愧的,此时自然满面坦荡,而自知处置有失偏颇的,心下便难免惴惴了。

如是等到二皇子、三皇子带着自家儿子,皇太子妃带着朱棣过来的时候,正赶上朱元璋发飙的第一现场。

“朕是信重于你,才把朝政委托给你,如今你就是这样来回报朕的信任的吗?!”

“好个丧尽天良的畜生,敢欺君罔上——给我扒了他的官服,拖下去,五马分尸!”

“什么怎么处置!抄没家产!举家流放!”

“还有暗地里跟他通风报信的那几个内侍!统统给我拖到殿外去打死!让所有负责这事儿的内侍都去看着!!!”

二皇子跟三皇子在外边听着,都不由得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他们尚且如此,就更别说几个孩子了。

平日里在自家府上金尊玉贵的长大,乳母也好,保母也罢,全都是一水儿的温柔面孔,连大声说话都不会的。

陡然听见如此暴怒的咆哮声,都显而易见的有些瑟缩。

除了朱棣。

他不仅不害怕,还很想伸头去看看热闹。

呼吸着这仿佛蕴含着火/药味儿的空气,朱老四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家一样亲切。

他甚至于迫不及待的想要见一见老爹了。

他乡遇故知——儿子,哪有比这还幸运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