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这里海拔得有一千米了吧?我今天特意穿了厚点的衣服,怎么还是觉得冷飕飕的?”张嘉跺了跺脚。

这里无信号,也看不到手机上实时温度。

齐晓波也缩着脖子,猜测,“我估计最多七八度。”

他们所站的位置说是村口,其实也就是村子最西面的一栋房子旁边。

确切地说,这个村子并无村口,村子房屋四散坐落,远远望去,最多的只有三四户房屋是挨着建的,一般这样建的都是还没分家的兄弟。

村子里的房子多数都是泥瓦房,最好的一套是两层水泥房,与来时他们经过那些村子里的房子类似。

“这个村子怎么这么穷?”张嘉咂舌。

这种泥瓦房在三四十年前比较常见,如今许多村里都是盖的小楼房。

“这也没什么不能理解的。”曲爱国站在张嘉旁边,细看起来,这些矗立在山中的房子就像是山林里的一块块补丁,称不上美观,他说:“村子太穷,年轻人都出去了,凡是出去的,就没有再想回来的,有能力的会将父母孩子带出去,没能力的只能让父母跟孩子留在这里,他们没有重新建房子,估计也想多攒些,最少也得在县城买套政府的安置房,至于这山南村,估计用不了几十年,也就不存在了吧。”

“先进村看看。”时落带头往前走。

明旬大步跟上她。

这一家统共只有两间房,一间是厨房,另一间是堂屋,堂屋门大开,站在门口往里看,几人才发现这房间很大,足有四五十平米,被褥跟锅碗瓢盆扔了一地,在房间最西北角用一块床单将里头的空间隔起来,里头放着一张木床。

西南角则堆放着几袋粮食。

堂屋正中间放着一张饭桌,桌上还有未收拾的碗筷,已经几个月了,桌子跟碗筷都发黑。

这里并无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