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泡菜坛里的银元

国宝神鉴 金元宝本尊 1160 字 2022-09-28

但在锦城,他同样也有豪宅。

这里就是他母亲居住的地方。

和天都四合院一样,解放后这片豪宅就被分给了各个单位办公居住两不误。

在金铎十四岁的时候,这里还是本区供销社的办公室。那时候的供销社早已日薄西山名存实亡。

后来改制,这地方也被供销社员工分了干净。

由于花台处于各家各户巷道当中,最终得到了保留。

在花台中埋银元并不是什么新闻。早些年锦城老城区拆迁,隔三差五都能听说某某家挖出了老祖辈留下的银元和老物件。

这种事,放眼全国,屡见不鲜。

没多久,整个花台被大卸八块。老鱼头站在花台边有些发懵。

长六米的花台中,径自埋着两箩筐外加一坛子的银元。

这个坛子是巴蜀特有的泡菜坛,八十公分高的那种。

酷热阳光照射下,两箩筐银元变成两面直径超过四十公分的大镜子,泛起的银光就算站在九七大厦上都感觉刺眼。

自己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元,目测不在两万枚。

一枚就算十块钱,这批银元最少也值二十万块。

在泡菜坛里,还有不少金首饰,虽然样子粗糙,但也是妥妥的金子。

这边老鱼头在愣神,这边聪明的滴答和勤快的汤静雅早就在装银元了。

银元太多,滴答想着上铲子快捷方便,而金铎却开口阻止。

原因很简单,铲子会伤着银元,破了卖相。

这批银元可是好东西!

就跟现在的大款富婆出门时候最喜欢揣新钱一样,原先的大户人家同样有使用新钱的嗜好。

撞在坛子里的银元,品相都是全新。

近两万枚银元种类繁多,不仅有光绪元宝,袁大头和巴蜀大汉银元,更有彩云省铸造的袁大头和老龙银币。

另外还有不少外省发行的袁大头和光绪元宝。

其中最值钱的,当属袁大头三年签字版,还有巴蜀在民国元年铸造的篆书大汉大字点金版。

前者的价格早就炒到上万,后者铸造时间不过短短二十四年,存世量极少。

最主要的是品相完好大部分都能上原光。

价格方面也不会低于三年签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