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紧赶不及

白衣钟离传 金九四 1947 字 2022-09-29

朱元璋说道:“我也只是给宋先生说了大致情况,细节内容也不方便在信中明讲。好在宋先生深明大义,给我的回信中还给我出了不少办法。但现在事情又有反复,你回来的很及时,否则下来濠州估计会出大事。”

钟离问道:“究竟是什么事情让大哥在其中都无法协调?宋先生说这件事我去办更合适,具体是什么情况?”

朱元璋说道:“你走之前按照我们商定的策略,我自己出兵向东南攻击前进,当时几位大帅对此都不以为然,特别是赵君用,哦,你还不知道把,现在人家自称赵王了;坚持认为坚守濠州对我们更为有利,但我自己一军不隶属他们,对我的行动他们只能发表意见,所以我按照计划攻下定远后,他们的话锋开始转变了;说实话,他们也没想到现在朝廷的人马如此不堪一击,所以我攻下定远后,赵君用担心自己的威望受到影响,就撺掇孙德崖和我岳父共同出兵,名义上是做我的侧应,实际上是担心自己的势力受到威胁;我攻下定远以后,派驻了少量的人马驻扎,并让他们主动出击靠近长丰,让长丰不敢出兵截断我的定远一线,然后我亲自指挥人马攻占了滁阳,前些天也攻下了和州。现在长江以北进入濠州的路已经被我完全截断,朝廷要想从扬州集庆调兵攻击扬州,除非先收回滁阳和和州。这是当前的一些方向和局势变化。”

钟离问道:“这些都是好事,大哥说又出现反复是什么情况。”

朱元璋答道:“出问题的有两个方面,孙德崖和赵君用找岳父商谈,要主动侧应我的初出兵,名义上是说我的兵力不足,一旦朝廷反扑,整个濠州就有危险,如果他们派兵进行侧应,会大大牵制朝廷,让朝廷有所顾忌,使我攻击能够更加顺利。”

钟离点头说道:“这话不算错。”

朱元璋说道:“是的,这话听起来没什么毛病。但几位大帅的方略通过议事堂公布的时候,我写信给岳父,让他不好跟赵君用或者孙德崖中的某个人共同出兵,毕竟前段时间岳父被赵君用在孙德崖的府上扣住的事情不得不防;但没想到的是,三位大帅最后的决议是我岳父和赵君用出兵盱眙一线,防止朝廷从高邮借路高邮湖通过盱眙来攻击濠州左翼,以保障濠州左翼的安全,同时孙德崖出兵和州,和我共同防御滁阳和州一线。这样西线有刘福通的人马侧应,南有长江,北有淮河,我们濠州其间就能够有一定的腾挪空间了。”

钟离问道:“大哥的意思是问题出在郭伯伯和赵君用那边?”

朱元璋叹了口气说道:“的确如此,前段时间赵君用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得到一笔钱财,大力扩充了他的军队,甚至连和他一起交好的孙德崖他赵君用都不放在眼里了,你走后不久就自称赵王,为了避免他一家独大,我和岳父商议共同举荐彭帅也称王,这样一来彭帅和我们关系近一些,二来他们都来自徐州,中间也不会太难看;三来,如果真的有事情,还能互相牵制一下。就这样他和彭帅前后称王,可惜的是彭帅不久伤病复发去世,他的人马由他儿子接管,这样濠州再没有能够可以制衡和影响赵君用的人了。并且这次他们商议让岳父和赵君用出兵盱眙方向来防备人马,只要两位大帅的人马靠近淮河边上驻扎即可,但实际上到了预定位置后,赵君用强迫岳父继续向盱眙方向移动,企图把兵力直接推到洪泽湖一带。”

钟离问道:“赵君用的举动有什么不妥吗?推到淮河和推到洪泽湖一带有什么不同?”

朱元璋答道:“当然会有很大的问题,首先来说,岳父和赵君用的人马东进是为了侧应我向东南攻击,说白了就是保证我左翼安全即可,而在淮河驻防,凭借淮河自然的防御,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了,如果继续东进,兵力推到洪泽湖,势必会威胁到漕运的安全;徐州之鉴不得不防啊,到时候我们的动作妨碍到了朝廷的根本,那最先倒霉的就是我们。而现在我们的实力还不足以和朝廷主力直接对抗啊。”

钟离点头说道:“大哥顾虑的是,当前的确不适合太过突进了。”

朱元璋嘿了一声说道:“是啊,并且当时议事堂的决议也是如此,推进到淮河西岸布防。没想到现在事情变化至此,岳父和赵君用的人马已经过淮河,现在已经推进到洪泽湖南岸附近了,如果再继续东进占据了蒋坝一带,就完全切断漕运了。到时候肯定会引起的一些列连锁反应,最坏到什么程度我还无法估计,但有徐州在前,我们肯定没有什么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