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从西北送来的书信也堆成了小山,都是江老夫人催问孙儿何时能娶得孙媳回西北团聚的。

江恕既答应了常念,便信守承诺, 于婚期安排上并不插手,至于回祖母的信,则是全部交由宇文先生代笔安抚。

冬去春来,草长莺飞, 时日也过得飞快。

徐娇娇的婚事赶着在暮春三月便办了, 锣鼓吹吹打打,十分热闹。

只舒衡和陆氏女的婚事, 议亲时动静挺大, 却迟迟不见成婚。

常远与舒衡共事,偶然提起探探口风,方才得知,原来舒衡虽是点了头, 但唯一的条件,是要与常念同日大婚。

按舒衡醉酒所言,哪怕最后娶不到心爱之人,也要同日穿上大婚吉服,哪怕仅是远远地看一眼,也算圆了心底的痴想。

对此,江恕未置一词,也没有什么行动,照旧忙于公务,研修京安大河。

在他眼中,舒衡自取其辱,断没有费神阻止的必要。

随后倒也真是。

舒家虽是京城数一数二的勋贵家族,世代清流,嫡子成婚的排场布置算得上是大方隆重,然硬要与宁远侯府这样手掌一方大权的军机重臣放到同日比较,便显出差距了。

自古男女成婚都是依的三书六礼,皇族公主的婚事由礼部全权负责,尊贵无比,与寻常婚嫁礼序有所不同,不过男方纳征下聘一礼是没有出入的。

起初民间百姓还不知两桩婚事同日,直到正式下聘那日,宁远侯府数百辆马车浩浩荡荡往皇宫驶去,豪迈阔绰,恢宏大气,入目即是喜庆红绸,随行护卫都有二三百人之多,将京城几条主街道堵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