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倩倩听了,知道可能是由于她跟萧鑫做了许多事造成的影响,让一汽厂新产品问世的时间足足提前了一年,稍感有些意外之后,她便试探着问:“那,我们厂就没想过也做新产品吗?”

原本她最初的想法,是在厂里完成管理改革后,就逐渐带着技术组的人试着做新产品图纸,但技术员们要么等级高了也心高气傲,不怎么愿意听她这种低级技术员的话,要么就是没什么本事的,已经被转去做别的事情、或者等待被转岗,所以这事就压了下来,只有她跟萧鑫两个人在私下做。

听肖倩倩提新产品,厂长摇摇头说:“老盛就是搞技术的,可我们厂里就他一个八级工能打,其他人怎么能跟一汽厂那些老技术员相比?一汽厂都是花了许久才做出的新型卡车,我们……唉,不行哦!”

他跟生产部长讨论时,不是没想过也出新产品这件事,只是他们心里有数,论研发能力,他们八一厂这些技术员,真的不太行。

肖倩倩看了站在厂长椅子后面的萧鑫一眼,两人颇为默契地点点头,然后肖倩倩就说:“如果不是卡车呢?”

“啊?”厂长愣住。

八一厂虽然叫做八一汽车厂,可无论是组成八一汽车厂的各小厂前身、还是现在的厂,都是只做一种卡车的。

做别的产品?他们根本没想过,也没有对应的技术材料啊。

肖倩倩托着肚子,在椅子上换了个更舒适的姿势坐着,“要是别的东西,我们不敢打包票,但我说的这个,八一厂花点时间,肯定能从无到有做出来。”

“什么?你别跟叔卖关子了!”厂长急了,赶紧追问,“到底是什么东西?只要能帮厂里盈利,我就拉着老盛一块研究研究!”

“小三轮。”肖倩倩回答。

虽然提出做三轮车的时机,跟她预期的不一样,但还是厂里的需要打紧,她不会为了一己私心,非让厂长跟生产部的人焦心四五个月,再提出这个。

她感觉自己怀的闺女还是挺心疼妈妈的,并不难伺候,怀孕时工作忙一些也没关系,她应该受得住。

可厂长听到了,激动的心一时又有点发凉,“小三轮?小三轮有什么用,它承载量太小了,现在正是国家大力搞建设的时候,卡车都想着大载量呢,这小三轮连半吨东西都装不了吧,做出来能卖出去吗?”

“厂长你别这么想啊,”肖倩倩示意萧鑫到她这边来,待会帮她说数据,“您觉得,我们徐市怎么样?”

“挺好的啊,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厂长下意识回答。

肖倩倩笑着拉了拉萧鑫的衣袖,“来,萧鑫,你跟厂长说。”

“咳,”萧鑫从肖倩倩的桌上取了一份文件夹,“其实我跟倩倩之前去过一汽厂之后,看到人家跟我们的差距,觉得我们要是不进步,迟早会被一汽完全打出市场。那时,我们就有考虑这件事了,只是觉得厂长你或许不会支持,我们就只私下做了讨论,从没找您说过。”

“是这样的,徐市有山有水,虽然看着舒服,但卡车在徐市很多地方根本跑不起来。”

“这倒是真的,”厂长忍不住插话,“运输部每回跑外地的业务,都只能固定走那几条路,万一有条路坏了,对运输的影响就很大,只要我们车子出不出去,就算能接再多的活,没办法完成也是白费了人脉。”

“其实我们想的就是这一点。徐市的市里面还好,路面基本上挺宽阔,能让卡车通行。但到周边的县里镇里还有乡里——那些地方是不需要搞建设吗?不,他们也需要,只是卡车根本进不去,每次只能把材料给运到路口附近,然后再由人力给搬进去。”

这也是乡镇里农闲时期,会招很多人出来做搬运苦力的原因之一。还有些犯了错被抓的,也被安排做这些重体力活。

“您想想看,三轮车跑不了长途,装不了太多东西,可它能比成年壮汉驼更多货物、能走乡下过窄还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啊。”

厂长两眼一亮。

“你说的有道理。”

然而很快他又想到一个问题,“可是,三轮车也耗油的话,底下乡镇精打细算,最后不舍得邮费也不舍得买车的投入,那我们不还是卖不出去?”

“我们可以做脚踩三轮车。”萧鑫把一张纸单独从文件夹里取出来,递给厂长,“这个只是我跟倩倩私下随便画的,在自行车的基础上,做一些改造,很容易做出脚踩三轮车。”

“只是后面搭载的货物框要做多大、载重量设计成多少合适,我们都还没主意,这个需要更有经验的人带着做。脚踩小三轮用的材料,也就比自行车多一点,这点费用,想必底下乡镇还是出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