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吃饭的过程中,肖倩倩也知道了这些年轻人的名字。爸爸可能是为了避嫌,所以只收了男徒弟,而这四个男青年,按照年纪大小,分别姓赵、钱、孙、李。

肖倩倩一听这姓氏,就忍不住诡异地看向爸爸。

“咳,我这不是为了方便记住嘛,”肖毅知道女儿这么看着他是什么意思,“按照这个顺序,给他们取个外号,赵一、钱二、孙三、李四,任谁也不会记错。”

都搞成这样了,当然不会记错。肖倩倩合理怀疑,爸爸根本就是故意比对着姓氏,凑齐了百家姓的前四个,然后凑巧他们年纪排序也是赵钱孙李,爸爸就给徒弟们取了简称……

估计过不了多久,收音机厂的人都不会喊他们的原名,慢慢只记得赵一、钱二、孙三、李四了。

莫名其妙被取了“小名”的四个人也没生气,厂里很多老师傅带徒弟,都会给取个亲昵点的专属称呼,或者只喊一个姓跟名字里的一个字——小刘、阿健之类的。

有个别脾性古怪的,还喊人家狗蛋、呆头这类不算好听的别称呢。

对这四个来拜年的年轻人,肖家用心招待。

肖家除了跟常家关系要好之外,本就没什么亲密来往的亲友,这次收了徒,以后算是又能多几家关系亲热的了,办大事不至于太孤单。

午餐的时候,黄彩英特意只挑选了这个时代能买到的食材,做了她最擅长的微辣鱼头汤火锅、清蒸桂鱼、梅菜扣肉、老鸡汤、腊肉炒大蒜这五个荤菜,然后搭上蒸鸡蛋、酸辣的炒土豆丝、炒茄丝、一叠腌萝卜,烫火锅的菜则是新鲜的菠菜、豆腐、发好的粉丝、千张,还有黄彩英家乡那边特有的——用红薯粉加鸡蛋摊出来的蛋皮丝。

看着这么丰盛的一大桌菜,四个徒弟都有点受宠若惊,“师父、师娘,这菜也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