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找其他汽车厂代为维修的话,第一,我们没法保证人家对我们的态度是否友好,也不确定他们的水平,甚至不确定他们是不是哪天就突然破产了;第二,若是我们的三轮车真的很好卖,难免他们会起贪心,借用代为维修的过程,来研究车子构造,然后仿制出看似一样的三轮车,并且压价跟我们抢市场份额。”

“至于建立维修厂这个……主要问题还是人手不够,以及我们贸然去外地做这件事,可能会让当地的汽车厂不满。而且即使是把对维修厂的要求,放低到每个市有一个就行,可放眼全国,这依然是个极其庞大的数字,我们拿不出对应的正式工名额来。”

说完,盛部长先叹一声气,然后厂长也跟着叹气。

最后两个人把现场其他技术员扫视一遍,问:“关于这一点,你们还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肖倩倩苦恼地用笔在纸上画了几个无意义的符号。她跟萧鑫到底还是年轻,缺乏社会经验,当初只想出这两个方案,觉得努力运作一番,都是有可能做到的,之后就沉浸在年节的热闹美满中,没再考虑这些了。

可经过盛部长这个老油条的一番分析,他们才知道,是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整个办公室里,一时陷入了沉默。

但又不是那种低迷的沉默。

所有人都在开动脑筋,包括提出这个问题的厂长跟盛部长本人。

把三轮车卖到全国,这个目标带来的利益太诱人了,他们谁也不舍得因为有一点困难,就放弃做这件事。

“我们把车卖出去之后,直接教会人家常见的故障维修,并且配送一些零部件?”赵然先提,提完他自己就给否了,“这样不行,不一定人人都聪明,万一人家学不会呢?万一人家总是碰上不常见的故障呢?”

“唔,那两种方案有没有联合起来、或者中和一下的方式?”常欢这时怀孕已经六个月,思维活跃度的确有些受影响,并没有想出自己觉得有效的方案,但是她觉得,既然之前说的两种,盛部长特意分析了可行性,给出其中的困难点,是否意味着,把这些困难点克服掉,就能去施行了?

另外,两种方案会不会有配合之后,反而互相降低难度的可能性?

她这么一提,肖倩倩就按照这个思路去想,脱口而出,“那我们是不是能找一些当地靠谱的汽车厂合作,我们给一些好处,拜托他们以他们厂的名义招工,提供临时工助手给我们用。这样一来,我们只用派去一个有维修技术的主力,双方合作下,在他们的地盘搞一个维修点就行了?”

“只让他们借临时工给我们用,再加上有我们自己人盯着,就不必太担心他们偷学。如果合作的厂倒了,我们也可以花时间再找新的合作者。”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也不需要特意派正式工过去了。三轮车的维修其实没有太大的难度,直接招一批临时工,进行一段时间的定向培养,然后把成功掌握维修三轮车技能的临时工留下来。对于这些临时工,我们只用多给他们出差补贴,并且保证每隔多长时间,可以休一次长假,让他们能回来跟家人团聚就行了。”

常欢倒是真有一点管理方面的才能,在肖倩倩帮着给出一条路后,她连怎么合理“压榨”员工都想好了。

78 [VIP]

第77章

大家提的意见越来越靠谱, 并且完全具有可执行性,厂长他们立刻坐直了,认真听年轻人的发言。

萧鑫也跟着补充自己的想法, “那维修点是不是还能当个推销点来用?特意派人去入驻, 只做维修这个活也太浪费人力资源了, 不如在空闲时候,在周边顺带着宣传一下我们的三轮车?或者占用大一点的地盘, 放几辆新车在那,可以做代售点, 也省的我们每次接到单,都得单独去送货。还省了车油费呢。”

萧鑫说这个建议时, 并没有多想别的,倒是厂长听完,无语了一会,觉得再继续探讨下去,他们会变得跟资本世界的资本家一样,极力去剥削劳动力了。

“给外地送货, 其实也挺麻烦, 我们再搞个团购优惠吧。单独购买的,我们要收十块钱送货费用——或者他们要自己到本市的代售点去提车;凑齐八辆车一起买的, 我们不收额外的送货费。”

肖倩倩没等厂长打断,就继续补充道。

“我们厂不是还有几辆新的卡车没有卖出去,运输部的舒部长想把这几辆车拨过去,接下来都投入跑运输的业务里吗?我倒是觉得, 可以把这几辆车改造一下, 承重量不必提高多少, 就是要加高加长、改成双层车斗, 一边再加一只车轮,就方便一次性运输八辆三轮车去外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