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肖倩倩无奈道:“他就没想过让年轻人过去么?”

“能让谁去呢?”盛副厂长叹气,“你跟萧鑫要专心做研发,孩子又小,总不能让你们俩去那边常住。常欢跟赵然,他们要开发新的玩具种类,又要费尽心思跟那些外国人打交道、维持比较好的关系,而且常欢现在也要生了……除了你们,厂里其他人,在管理上的经验不够丰富,我跟厂长没法把整个厂的重任托付给他们。”

“当年你说,我们厂发展太快,总有一天,缺少管理人才的短板,会成为烦扰我们的大问题。倒叫你说准了。”

肖倩倩笑了笑。

她说这话的时候,还不具备做研发主力人员的实力,当时单纯考虑到三轮车生意做大之后,只有一个厂长跟十多个管理人员,实在是难以把发展期的工厂管理好。

现在情况更严峻,运输的生意先不说了,八一厂还下分了三个厂,分别生产两种三轮车、玩具产品、发动机。

一下子哪里能培养出来这么多的管理人才?

即便之前厂长他们有意提拔了不少人,让他们做小组长、班长,这样慢慢往上升。可新开的发动机工厂,有许多事要经验丰富的人去管,厂长他们总不能把还没完全培养好的年轻人派过去撑大梁。

偏偏最让人信得过的四个年轻人,也就是肖倩倩几个,根本没法调动过去。

“常叔怎么不住在那边?先住一段时间,顺便带几个人过去当助理,可以在工作之余,培养他们,等他们能接班时,厂长再回来这边,省得每天长下班要骑许久车。——对了,那小厂原本的厂长呢?人家当过厂长的,总该有点能力吧?”

“别提人家原来那厂长了,干啥啥不行,添乱第一名,”一听到人家原厂长,副厂长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连前头关于常厂长的问题都忽视了,“萧鑫回去没跟你提过吗?那人太糟心了,我们找市长说明了情况,直接把他弄走了。他们原先厂里管理就很乱,员工的水平参差不齐,喜欢偷懒的又特别多,不然,哪至于让厂长自己过去管。”

肖倩倩回想了一下,没记起萧鑫有提过相关的事,可能是萧鑫不想让她休养时烦心,就没说吧。

“原先那厂里的员工水平不好,岂不是还得从我们这边,专门调一拨人过去?”

不然的话,即使那个小厂子现在只有两条生产线,光靠一个厂长,也盯不住全厂的人啊。

“对,我们跟原先管三轮车这边的几个班长开了会,挑了四个出来,给他们每人涨了五块工资,把他们暂时调到发动机厂去了。”

副厂长指了指车间里一个面孔,“喏,这是新提拔上来的班长,你看着眼生吧?像他这样,被挑选出来,慢慢培养提拔的人,还有好多,厂里有上升的机会,就从中拔高个,让他们顶上去。”

“不过,这些毕竟是比较年轻的人,培养的时间不够长,我有些放心不下,所以每天都得到现场来看看他们的工作状态,有时顺便指导一下。”

肖倩倩看了眼那个年轻班长,发现他工作还挺认真,甚至有点过于严肃、生怕犯错的样子,就知道这人培养起来完全靠得住,没继续注意了。

“厂里能这样自己培养人才,也挺好的。”

“前提是时间得够啊,”副厂长苦笑,“之前常欢要开玩具分厂,就带走了一些人;现在发动机厂是只有两条产线,暂时只有厂长带着四个班长过去了,但市长跟省长都特批了流程,马上要拨新机器下来,发动机厂今年内就会扩张、增加产线,到时候,估计还得从我们这边扒拉人过去……”

“我们选中的管理储备人员再多,可根本没时间让他们慢慢成长起来。”

肖倩倩之前一心做发动机,生孩子之后,又专心调理身体,萧鑫不把烦心事跟她说,她根本没预想到,厂里缺人已经缺成这样了。

她只是随便转一转脑子,就从副厂长这些话里,想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那,普通员工的招聘,跟得上我们现在的生产强度吗?”

原本产量一般的八一厂,分化成三个明显有大前途的工厂,而相隔不远的地方,还有爸爸他们的收音机厂。

这么多工厂需求大量的产线操作工,光是在附近招工,肯定已经招不足了。为了不影响生产,尽早满员,招工时,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定然会降低。

“附近只要读过书的,我们都让人家来考过试了,成绩合格的,成为临时技术员,我们一边用着、一边让老员工带他们——现在萧鑫也在带新人,你回来之后,肯定要给你再弄过去两个;其他识字但是不怎么聪明的,安排做仓库管理、写编号等活;至于普通的操作工,我们已经把标准降到身体正常、年龄低于五十岁就行了。现在整个徐市,估计都找不到几个没工作的青壮年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