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小江同志,你们供销社有眼光啊!咱们这陶瓷厂的瓷瓶,又便宜,又做得好看,保管受群众欢迎!”

江海也不是没见过这些端铁饭碗的人的态度,他们对一个镇上的供销社办事人员都这么热情,大约是非常急于销售的。

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陶瓷厂因为原本供货的一家药厂今年效益不好,要的货比去年少了一大半,积压了很多库存,厂里正为这些库存发愁呢,当然是能卖一些是一些了。

“我看你们这小瓶子做得很不错,拿来装东西也方便,不能拿到外头卖,也可以让员工内购,员工买到手要怎么处理,你们又管不着。”

江海看似好心地建议道。

内购在这个时代其实不新鲜,有些厂子库存多了又没地方销的时候,就是会低价卖给自己的员工。所以才会有某些商品不需要票劵就流通到市场上的现象。

销售主任烦恼地道:

“内购也搞过了!但这种小瓶子,除了药厂,其他人也基本用不上,员工也不想买啊!”

江海垂眸,想起先前大哥跟他说,厂里库存紧张,管得严,只准公对公,不能对私人销售,只觉得所谓的兄弟亲情就是个笑话。

他和大哥年纪相差大,感情算不上特别深。但他始终以为,一家人互相扶持是应该的,所以每次母亲补贴大哥,他也觉得是理所应当的。

上次去大哥家借宿,嫂子摔锅绊盆的,他便识趣地不再去,以免大哥夹在中间为难。

这一次事情没办成,他虽然失望,却也没怪过江山。

公对私销售确实有难度,他们厂里库存又紧张,大哥办不成他也不强求。

可谁曾想到,大哥跟他说的,一句实话都没有。

明明只需要向厂里内购就能解决的问题,却从一开始就推三阻四,拿了家里的鸡,拖了他好几天,才跟他说办不成。

这样的大哥,甚至连林成才那样的外人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