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伸手拉开雅间房门,正准备“请”两位堂兄出去,却见门外的走廊中,站着两人,其中一人约莫四十左右年纪,剑眉凤目,长须拂胸,穿着一身锦袍,身后跟着个瘦高清俊的青袍少年。

这两人俱是气度不凡,一看她开门,都朝她看过来,那眼神,显然是听到了她方才说的话,带着几分嘉许之色,对她如此大方的开放藏书,造福天下贫苦读书人的举动显然是赞同且嘉许的。

只是……那眼神表情,怎么就带着种高高在上的味道呢?

年长的那位大叔唇角含笑,冲她微微颔首,笑着说道:“子渊生得好儿郎,果然有乃父之风啊!”

方一茗一听这话,脑中忽然闪现出来的记忆,让她简直感觉头发发麻,险些破功,也顾不得身后那两个蠢货,急忙上前一步,准备下拜行礼。

“方一茗参见陛……”

“下”字还没说出口,就见这位当今皇帝李謇冲她摆了摆手,显然不欲暴露身份,只得咽回后半句话,正好也省了自己的大礼参拜,赶紧后退了两步,让开门口,恭恭敬敬地请他们进门上座。

这虽然是本架空历史的小说,方一茗在看书的时候,感觉作者完全是为了图省事,把唐宋明清的官制和科考制度来了个大杂烩,怎么方便怎么来,唯一多说了几句的,就是关于面前这位天子的来历。

在这段架空历史中,没有了李唐末代的繁华没落,而是在中唐安史之乱后,另外有个皇子脱颖而出,改变了历史,直接让李氏的江山又传了数百年下来,干脆利落地跳过了五代十国那混乱五十年,蝴蝶掉了赵氏的大宋,作者对这里的历史背景称之为“新唐”,显然对当时盛极一时傲世寰宇的大唐感情很深,连改朝换代都不想,直接就沿用了原来的大唐年号和皇室血脉,只是给他们都多加了几重光环,比之后世的明清皇帝还要厉害。

就好像后世在国外华人聚居的地方,大多被称为“唐人街”,想来这位作者,也一样有着十分浓厚的大唐情怀和滤镜吧!

所以,她现在所处的,正是新唐都城,昔日的长安,如今的西京。

只是,她原本进来对付这两位堂兄时,明明让人去请的是国子监的林祭酒,可没想到,该来的老师人没来,却来了老师的最最最顶头上司,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下可就麻烦了。

第十二章 清心茶 泥壶醇香增诗趣,瓷……

本来想请出老虎来狐假狐威一下的,震慑这两个扯虎皮的堂兄,结果没想到直接天降神龙,对于叶公好龙的方一茗来说,真有点方。

毕竟,哪怕是在现代孤儿院长大,也曾受过不少歧视排挤冷眼打压,但毕竟不用动不动给人下跪叩拜啊!好在这是自家书楼,白龙鱼服的皇帝也没要求她真的大礼参拜,意思意思就行了,只是一进门那反客为主的架势,还是让方一茗浑身都不自在。

方若方艺兄弟一直都是在方家族学进学,连国子监的大门都没进去过,自然没有见过当今皇帝的真容,只是看到方一茗一推门,居然请进来个气派极大的长者,顿时有些摸不着头脑,却又不甘就这样被她撵走。

“茗弟,怎么说咱们都是一家人,无论如何,不可影响方家声誉,否则与你也无益啊!”

方若还尝试拉住想要动手的方艺,跟方一茗“讲道理”,却听刚进门就直接大马金刀地坐在上座的皇帝问道:“七宝茶呢?要你亲手冲泡的啊!”

显然这位是已经听说了渊楼七宝茶的大名,这一上来就直接点茶的架势,简直比她这个主人的派头都大得多,还真是一点儿都不掩饰自己的气势,白龙鱼服,说到底,那还是龙而不是鱼啊。

方一茗哭笑不得,她这里推出的七宝茶,和原来这里的人所冲泡的“七宝擂茶”有所不同,是用各种花草药和果脯清茶搭配而成,应该属于花果茶,而原来的七宝擂茶,则是用芝麻、花生、绿豆、葛粉、糯米、红豆、生姜、盐等若干种配料在擂钵里捶捣成末,煮开成茶,与其说是茶,不如说是茶粥或奶茶,管饱顶饿,可口感上……就比较复杂了。

这时代的文人讲究风雅,这种重口的茶粥,并不适合在谈话读书时饮用,因为既不解渴也不清嗓,倒不如方一茗现配的这些养生七宝茶来得清心爽口,这传来传去的,倒成了渊楼的一道招牌。

可给别人的茶,跟给皇帝的茶,那能一样吗?就像领导总是表型的平易近人,要和大家一样,可你要真对他跟平常人一样了,那也离GG不远了。

方一茗就很头疼,只能招呼着在门口负责跑腿的书童,将自己那套茶具送来,当着皇帝的面,亲手配茶煮茶,也免得当中出什么岔子,那黑锅就得她来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