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部估计,若需将工业化水平在1970年左右提高到英法水平,发电量需要从800亿千瓦时提升至4000亿千瓦时,除了在建的400亿千瓦时产能,还需新建至少50座中大型发电厂,以及新的电网改造计划,特别是中大型水电站建设,总建设资金超过50亿美金。
其中在论证中的最大发电站项目就是伊瓜苏水电站,目前由奥格兰共和国和阿根廷共同开发,1964年8月奥格兰和阿根廷签署合作协议,9月正式开工,由阿根廷提供8成建设资金,最后阿根廷获得8成发电量,计划在1972年前修建成功。
计划年总发电量超过800亿千瓦时,相当于现在全年发电量,是目前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就超过12亿美金。
伊瓜苏发电站将有力推动查科三省和雷里奥斯省的发展和工业化,带动10万人以上就业人口。
内乌肯省的内格罗河流域水电站也通过论证,利用内格罗河支流的高落差发电,内格罗河上游 300-500米落差区域可开发 10-15座中小型水电站,设计年发电量约300亿千瓦时,总投资6亿美金,与南方高压电网并网,可输送到分布东部工业基地。
南方电网将巴塔哥尼亚水电输送至工业带,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四成。
水力发电站能为钢铁、铝业等重工业提供廉价电力,这些年大量修建水电站,整个电力行业已经积攒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如内乌肯省埃尔乔孔水电站,年发电量达到60亿千瓦时,科罗拉多河水电站集群,年发电量超过90亿千瓦时。
布兰卡电力公司负责改造的的纳韦尔瓦皮水电站,年发电量30亿千瓦时,纳韦尔瓦皮湖与奇米卡尔湖可调节季节性流量,保障发电稳定性。
这些发电站都是布兰卡市的重要电力来源,也是布兰卡市工业的重要发展资本。
布兰卡市目前几乎控制了整个南方差不多400亿千瓦时的电力资源,全阿根廷一半以上的电力项目和布兰卡市分不开,这里不仅有阿根廷最先进的电网,还拥有最强大的发电站建设团队。
从火力发电站到水力发电站,引进了大量发电变电技术进行国产化,发电价格也十分便宜。
布兰卡市同时还控制了阿根廷近3成的水泥产能和6成的钢铁产能,以及9成的货车产能,第一个核电站也和布兰卡市有关系。
巴拉圭边境的亚西雷塔水电站,年发电量50亿千瓦时,都是最近几年建设完工的,在建的水电站数量和规模也很大,依托现有电网基础设施进行发展。
建设这些发电站需要内阁和各省以及各发电公司进行投入,是一笔非常庞大的资金,至少需要发行20亿美金的5年甚至10年债券。
好在现在经济搞活了,而且还可以从两大股市中筹措到一笔资金,布兰卡电力上市后,将从股市筹集6000万美金的资金用于发电设备国产化研发,以承接更多的发电站建设和改造。
南方电力,科罗拉多电力,安第斯电力,圣罗莎电力都手握多个重要电力建设工程,都发展为水电和火电站建设的综合性承包商。
布兰卡市最大的私营电气公司,蓝色港湾电气师承西门子电气,目前年销售额超过1亿美金,是阿根廷第二大电气公司,仅次于已经迁移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恩科电气。
现有的残缺重化工业需要升级到完整版,每年至少要投入10亿美金用于升级这个体系。
目前只能在布兰卡市,布宜诺斯艾利斯,罗萨里奥,拉普拉塔,圣马丁,科尔多瓦,圣菲,科尔多瓦,马德普拉塔,奥兰,奥托,巴拉那,萨拉特这些重点城市投放发展资源,也只有这些城市才有足够大的投资回报率。
阿根廷正在逐步开放国内市场,在欧洲和日本,美利坚,甚至苏联都引进了一批外资公司,引入了更多的外资,加速本土工业体系的发展,同时也给本土公司上一下强度。
汽车工业通过限制外资持股比例,让外国汽车公司进入阿根廷市场,农业与食品加工业也在保护范围内,这是科恩内阁的看家本事,石油与能源工业也限制持股比例,保护重点企业,保证利润。
外资公司必须与本土企业进行合作研发,共享部分技术专利。
钢铁工业和石油化工业,汽车工业是工业部门中能获得大量利润的工业之一,特别是石油化工业,利润连年增加,为工业化升级提供了重要资金。
钢铁工业引进了日本新日铁技术,升级发展高强度汽车板、船舶用钢。
钢铁公司通过控制澳大利亚采矿场,阿根廷钢铁企业将进口成本降低,建设拉普拉塔深水港,布兰卡深水港,布宜诺斯艾利斯深水港,奥托深水港,降低船舶停靠成本,同时在钢铁公司周围建立更多的冶金工业园,发展配套焦炉技术,实现煤炭-生铁-特种钢垂直整合,阿根廷钢铁工业的成本控制已经进入世界一流水平,布兰卡钢铁公司吨钢控制到了28美金/一吨。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阿根廷国家钢铁联合体,布兰卡钢铁公司特种钢铁部门需要低成本锂提炼技术,以生产火箭和导弹特种钢,以及核潜艇特种钢铁,减少进口锂化合物的依赖性。
阿根廷成立门多萨矿业研究所,并从欧洲挖来了不少冶金专家,成立门多萨金属研究院,依托研究院成立门多萨工业大学,自主研发碳酸钠焙烧工艺,与西德合作研究氟化氢溶剂萃取法,改良太阳能蒸发池设计,利用阿根廷北部高原的强日照条件加速卤水浓缩,引进苏联离子交换树脂法从胡胡伊盐湖提锂。
门多萨省已经有一批水力发电站,能够满足锂矿加工的电力需求。
国内的几家大型矿业公司分别对萨尔塔省乌尤尼盐湖,胡胡伊锂矿,安第斯黏土矿进行开发。
玛雅化工在胡胡伊市建立氢氧化锂生产线,并与日本合作开发锂-氟化物电池,日本目前对氢氧化锂需求巨大。
其他化工公司也开始跟进,利用低价能源优势发展石化工业,如塑料、化肥,扩大了化工产品出口,玛雅化工、南方石油都是阿根廷出口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玛雅化工作为重要的化肥公司,去年生产了120万吨的化肥,主要是氮肥,国家化肥公司也生产了30万吨,其他化肥公司的产量也有50多万吨。
阿根廷1963年通过了《农业发展法案》,补贴合作社购买化肥,极大的刺激了国内化肥工业的发展,为了降低成本,玛雅化工成为阿根廷第三大天然气公司。
前年开始,在诺曼博士的帮助下,阿根廷大规模引进墨西哥矮杆高产小麦,并在去年本土化培育成功,让化肥需求增加很多,这款高产小麦更是直接能增产3成以上,前提非常高的土地肥力才可以满足。
在水资源不够丰富的查科地区和拉潘帕省,滴灌、喷灌的推广非常快,既减少了水分浪费,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金融和银行业则是持股本土银行比例不能超过百分之三十,允许外资银行在金融业发达的五个城市设立分行。
新闻媒体禁止外资媒体控制,外文报社只能发行少数几个城市。
对出口企业给予研发退税、定向补贴和低息贷款,同时提高对进口成品,零部件,消费品关税,对于工业设备,技术引进予以免税。
阿根廷通过设立国家工业技术研究院,联合企业攻克关键技术,如发电机关键技术,船用柴油机技术等。
对本土竞争性行业避免过度保护,避免因国营公司因为效率低下导致产能过剩,现在阿根廷的汽车工业就需要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同时学习日本强制引进汽车技术。
阿根廷在保护农业、重工业和能源等基础领域的同时,通过密集的政策引导外资流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正在培育本土创新能力和品牌,希望能实现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型工业化转型。
为了筹措更多的工业化资金,阿根廷加大了烟草工业的发展,烟草工业的利润让阿根廷每年可以获得额外的工业化资金,代价仅仅是一批人的早逝。
内阁颁布《烟草工业促进法案》,允许落后的偏远城市发展自主烟草工业,但仍需要和国家烟草公司合作,并上缴高额税收,无论是生产环节的利润,还是产品销售所得,都要抽取可观份额。
圣赫塞多次在内阁会议中强调,
“烟草不仅是农民的饭碗,更是国家外汇的重要来源,我们不能因少数健康担忧摧毁成千上万家庭的生活来源,特别是国家还不富裕的情况下。”
科恩内阁以工业化升级名义成立阿根廷国家开发银行,要求各省级烟草公司将60%利润存入该行,这些资金将投资于重点省份的工业化。
作为发展的补偿,阿根廷将建立支援机制,富裕省份对落后省份进行财政转移。
门多萨省烟草工厂的税收直接进入联邦账户,查科省边角地生产的烟草需按每公顷缴纳特别土地使用费。
去年阿根廷烟草出口额为12亿美金,占外汇收入的14%,在农业出口上仅次于牛肉,高于粮食出口。
内阁允许各省自主设立烟草加工厂,免除联邦税收并提供低价土地,同时允许雇佣童工最低年龄14岁和季节性无保障工人,让烟草工厂降低生产成本,并推迟实施香烟广告禁令。
门多萨省的烟草工厂引入德国自动化设备,生产效率提升3倍以上,查科省利用边角地块生产,巴塔哥尼亚地区则搞出了高原烟草,南极烟草的噱头。
各地很快卷出了一批发展迅速的品牌,如门多萨迷雾,巴塔哥尼亚蓝,自由平原,白秃鹰等知名品牌,这些品牌对于原先消费市场占有率很高的安第斯,加兰香烟,基尔梅斯山谷造成了极大的竞争压力。
圣赫塞本人也对门多萨迷雾和自由平原的烟草非常热衷,多次购买高级货。
他多次在公共场合抽烟,还给部下们发烟,自己的工资也没有太多用处,就全部拿来买烟发,戏称是支持阿根廷军事工业的发展。
矿业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勘探开发矿产资源,成立不到2年的巴塔哥尼亚铜矿公司和图库曼矿业公司是阿根廷最赚钱的公司之一,甚至超过了老牌铜矿公司雷霆矿业和埃尔帕琼矿业。
图库曼矿业公司开发的卡塔马卡地区的安塔米纳铜锌矿更是迅速成为阿根廷最大的铜矿,开采和冶炼出来的铜足以满足整个南美洲的需要,大量出口到欧洲和美国。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让内阁可以获得额外的发展资金就业机会,这些矿产公司直接雇佣人数超过15万人,间接带动服务业岗位超40万人。
……
1964年10月16日15时,
新华夏引爆原子弹,国际社会一片哗然。
新华夏内阁总理大臣在当晚通过广播宣布:“新华夏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是新华夏人民在伟大领袖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
大臣强调新华夏的核武器仅用于“防御”,并呼吁建立“无核武器区”。
《纽约时报》称其为“亚洲的原子弹时代开启”。
BBC报道认为新华夏打破了“美苏核垄断”。
《新阿根廷日报》发表文章,认为新华夏核力量使冷战格局从“两极对立”变为“三极平衡”(美、苏、中),迫使美利坚重新评估亚洲战略,对拉丁美洲的和平发展有利。
《布兰卡日报》声称,新华夏核爆是普罗米修斯之火,是突破“核威慑俱乐部”的神话的伟大革命。
约翰逊紧急取消原定竞选行程,返回华盛顿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强调“自由世界”的核保护承诺,试图安抚亚洲盟友对核威胁的担忧。
美利坚总统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对新华夏实施全面经济封锁,包括冻结所有在华美国资产。
美利坚国防部部署U-2侦察机加强对新华夏东北地区的监视,试图寻找核设施痕迹。
美利坚在联合国提出谴责新华夏核试验的决议,指控其“威胁国际和平”。
约翰逊以“伟大社会”改革纲领为核心,承诺消除贫困、推动民权立法,吸引中低收入群体和少数族裔支持,凭借对肯尼迪遇刺后国家稳定的延续形象,约翰逊在10月民调中占据压倒性优势,大概率当选新一届美利坚大统领。
苏联希望在联合国行使否决权,新华夏驻联合国代表反驳:“原子弹越少越好,但一个国家没有原子弹,别人就可以对新华夏指手画脚。”
再次验证那句名言,国家强大时,力量就是外交,国家弱小时,外交就是力量。
新华夏的言论震惊世界,赢得了很多很多小国家的好感,也证明了,不管是美利坚和苏联,再也没有能力阻止新华夏的复兴。
赫鲁晓夫在1964年10月17日声明称新华夏核试验是“极端危险的行为”。
“某人试图成为亚洲的西特勒”。
圣赫塞嗤之以鼻,赫鲁晓夫背叛了苏联的伟大理想。
美利坚主导成立“防止核扩散国际委员会”缺乏执行权,英国,法国和新华夏均未回应,让美利坚成为笑话。
法国戴高乐政府拒绝跟随美利坚立场,主张“各国拥有核武器是自然权利”,并暗地里加速核武器和导弹发展。
戴高乐认为新华夏核力量可打破“美苏霸权”,1964年中法建交后,巴黎成为西方首个承认新华夏的欧洲大国。
英国丘吉尔政府批评新华夏“不负责任的行为”,但承认核试验“反映了其安全焦虑”,未采取实质性制裁,以维持在香港的殖民地利益,并加速核武器发展。
军情六处通过香江地区渠道向新华夏传递情报,换取稀土矿开采权。
东京反对新华夏情绪爆发,约20万人在东京街头游行,要求内阁禁止新华夏日本贸易,并采取措施冻结新华夏资产。
印度总理尼赫鲁宣称“新华夏核试验改变了南亚安全格局”,宣布将“不惜一切代价发展核能”,对新华夏核试验表示“遗憾”,但暗中加速自身核计划。
印度将新华夏视为“不可信任的核国家”,加速推进“和平核能计划”,并设立了原子能委员会。
随后,新华夏与巴方签署《中巴边界协定》,新华夏承诺保护巴方免受印度核威胁。
第三世界国家首次集体声援新华夏,称其核试验“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为殖民地人民带来希望”,阿根廷,玻利维亚,乌拉圭均参与声援,但未作出出格措施。
阿根廷总统弗朗迪西私下里对新华夏特使表示祝贺,并表示有兴趣访问新华夏,未来将在联合国对新华夏进行声援,并希望未来2年内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新华夏总理大臣亲自发信感谢阿根廷的帮助,并对与阿根廷发展正式外交关系表示认可。
弗朗迪西在与新华夏的一些接触中,逐渐对新华夏有了很大好感,多次与圣赫塞沟通,希望能建立正式外交,都被圣赫塞本人驳回。
“阿根廷还不够强大,再晚几年,等国际形势缓和,美利坚陷入战争后再说。”
“美利坚会在越南流更多血,我们要支持新华夏的正义战争。”
“阿根廷还需要低调发展,让法国冲在前面吧。”
阿根廷在南洋地区有不少利益,可以通过泰国,菲律宾,亚奇,马来亚给美利坚下点绊子,北越通过游击战拖垮美军。
内阁总理大臣圣赫塞当天并没有发表任何言论,而是秘密视察巴塔哥尼亚西部圣克鲁斯省的“潘帕斯之火”项目部,这是独立于鹰计划之外的新项目部,洲际导弹是与中近程导弹完全不同的项目。
对于新华夏的核爆,他丝毫没有意外,新华夏的核爆突破时间甚至早的多,甚至那份报纸的蘑菇云都比原来印象中的大多了,亮多了。
显然,新华夏的武器技术比起原世更强了,核爆威力也更强,这背后还代表了工业化的发展,新华夏更快的从前一个小跟头爬起来了。
让圣赫塞都觉得,有新华夏这样可怕潜力的对手,难怪美利坚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都频频摔跟头。
相比之下,阿根廷虽然早就有能力引爆原子核武器,却迟迟不敢公开引爆,
还要安排力量努力隐藏起来,研发威力更大的武器和载具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