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科举文里做考官 辛宸 920 字 3个月前

正如能写出让无数男儿羞愧的“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诗的李清照,能与韩世忠并肩作战的梁红玉……如今又有能用水力纺纱织布的卢锦云坊,汇聚了无数奇女子在其中。

大宋时代的文人,并非后世看到的那般固执守礼,拘泥不化,皇帝积极办学和普及文化,推动科举写下劝学诗,给了文人以最宽泛的待遇,让他们的思想得以充分的发挥,或许在变革中有失误,在争执中有过错,可就算政敌的王安石和司马光亦是惺惺相惜,君子和而不同,谱就了辉煌灿烂无比的古代文化和科技巅峰。

若没有金灭北宋的惨烈局面,十室九空,摧毁了正在蓬勃发展的文明和科技,就不会有后来理学家对女子们以“保护”为名的严苛要求,那些看似有“理”的教条不光绑住了女人们的双脚,也绑住了这个时代最后可能翻盘的机会。

幸好,在这个时空的大宋,机缘巧合地有了后世方靖远记忆的回归,与这个时代的他融合在一起,从西湖上的相遇开始,握住岳璃的手的那一刻,他们就注定了要一起扭转大宋这辆庞大马车的齿轮,让它转向另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若是你祖父和伯父知道你在武举夺魁,想来在九泉之下,亦能安心。”

李氏看着镜中已长大的孙女,曾几何时,她以为今生都无法回京,无法再替夫君和长子报仇,膝下的儿孙们也遭了秦桧的毒手,唯一幸免的孙女却不知能不能以真容亮相于人前,谁想到短短一年间,形势竟如翻天覆地,不但他们回到了临安,还找回了岳飞和岳云父子的尸骨重新安葬,岳家人不但没有散没有垮,还能重新站起来。

“阿璃,你既然要跟方探花走,祖母也不拦你,只是,你真的想清楚了么?”

岳璃点点头,说道:“海州是距离金国最近的地方,先生要去经营海州,我如何能不追随其后?”

李氏叹了口气,伸手抚摸着她头顶的青丝,“你可曾想过,如今你已二十有一,寻常小娘子在你这个年龄,膝下已有垂髾小儿……若是再蹉跎三年下去,你将来若是孤独终老,让祖母如何放心得下!”

“霍家九郎昔日虽有些纨绔,如今也算上进,他阿爷也曾托人问话……”

岳璃抿了抿唇,突然开口说道:“先生曾与我说,官家亲口许诺,若是日后我立下军功,可以军功换得官家亲自指婚,但凡我看上想嫁之人,便由官家做主……”

李氏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阿璃!你——”

岳璃看着镜中的自己,眼神无比坚定,这种信念和勇气,是先生教给她的,是他让她正视自己的身份,不以自己是女子而羞愧,不但要以自己是女子而骄傲,甚至还要傲视那些不如她的男儿。

先生曾说,故土未复,何以为家?

可很多人都说,是因为先生找不到比自己更美的小娘子,故而才宁缺毋滥,不肯娶妻。

她也一样。

既然找不到能打过她的男儿,她就一定要自己心仪的那一位。

是先生自己说的,要靠自己的努力得到的胜利果实,才最美味。

他说过,若要嫁人,必要许诺一生一世一双人。

他既然不娶,她也不嫁。

终有一日,她会完成先生的心愿,也实现自己的心愿。

方靖远则将家中大部分东西都清理了,其余的交给了杜十娘和卢氏。

卢氏如今开设了数十家布坊,招收女工逾千人,堪称是临安最大的女子工坊,其中有不少是女户和流民,只要勤劳肯干,工坊还包吃包住,以免她们的工钱被家人剥夺,在这里既无身契的约束,亦无行社的克扣,哪怕是个孤女寡妇,也能养活自己,不必再为了生存而卖身为奴,错嫁不良人,白白与人为奴为婢,还至死都得不到半点宽容承认。

看到她们在短短的时间内将这些商行和工坊都打理的头头是道,很快步入正轨,带着其他女子一起创业,让方靖远很是放心。

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比她们聪明多少,高出多少,她们只是缺少际遇和提点,往往只需要他提一个头,这些女子就能根据现实的情况做出更符合当前社会和临安人需求的计划,让他看了都自愧不如。

他才提出一样花果茶,那些女子就能衍生演变出数十个品种来,更不用说那些美食小吃,只要他能想到的,她们都能做出来,甚至举一反三,比他想象的还要好吃十倍。以至于他后来都想象不出,如果这样无限放纵她们自由发展下去,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甚至有时候,他还会不无恶意地猜测,是不是那些男人就是发现这些小娘子一旦放开思想,可以自由学习后,会表现得比他们更出色,正如武则天和上官婉儿,以及大宋的几代太后……所以他们才会连哄带骗地修订了各种“规矩”,给女性定立下那些形同枷锁的教条,或以“美”来诱惑和约束她们,将她们局限在小小的后宅中,将大好青春和精力消耗在内斗之中,再无与他们的竞争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