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别滇池向北行

汉旌 尚冠 1450 字 2022-10-07

天刚蒙蒙亮,一夜彻眠到底的“花木兰”起了一个大早,收拾起来了家当。

主要是腌制的各种肉干,以及这段时间来,卫弘费尽心思收集而来的各种罕见物件。

最后还把东庖厨里的一口黑锅给撬了上来,这是卫弘花了三石粮食,私下请托益州郡府从属的铁官工匠打造的。

用卫弘的话说,除了益州郡这几户相熟的人家,别的地界很难见到这个东西。

收拾到最后,她还将两条被褥给捎上了,这里面的可不是柳絮,而是罕见的白花,卫弘第一次在益州郡见到这种白花的时候,简直是欣喜若狂,她还记得卫弘叫这种白花为“棉花”。

可怜天亮才昏昏沉沉睡下的卫弘,就这样被叫醒,还被催促:“太守派来的马车就要到了。”

双脚踏出家门的时候,正昂公带着一众郡府属官如期而至,都尉南野虎、巡城营的韩曲长、抄写公文的钱书佐、赶车的马夫、腰佩长剑身负弓箭的护卫……

自从卫弘来到这滇池城之后,大概是应了那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谶语,做到了六百石的郡府主簿,与之相应的,则是整个益州郡的大治,无论是军屯、户口、赋税、府库等诸多方面的增长态势皆在南中六郡中遥遥领先。

其中知晓内情者,比如随着正昂公这行人饯送卫弘的这一行人中,几乎都知晓卫弘与此中的关联。

只不过,昨日正昂公刻意嘱咐,此行不可过于声张,否则整个滇池城的百姓一定会来夹道相送的。

作为益州郡太守的正昂公,尽管是把卫弘一脚踢向都城的始作俑者,此时却言辞恳切地卖起了老友:“到了都城,若是遇上麻烦,尽管去寻那张君嗣,千万勿要客气!”

卫弘从怀中取出一块锦囊,很粗糙的针脚手艺,递给了正昂公:“我曾在青城山上跟着仙人修行,这道锦囊是下山前,山上的师父教给我的,内有解困妙计,若是危机之时便可解开获救。”

这借口虽然拙劣,却是卫弘能想到的泄露天机改变命运的最好办法。

一旁打点着行李的“花木兰”见到这一幕,也是暗自鄙夷卫弘的胡闹,这分明是自己前不久用碎布做的针线活计。

但正昂公却将其十分珍重地收入怀中。

卫弘对着诸多郡府同僚作揖行礼:“我一定会回来的!”

这里是大汉最后一片净土,乱世之中,这里是安宁的世外桃源,尽管很快将会有一场战火烧燃到此处,但卫弘相信,他一定会将和平重新带到此处的。

这新建的城墙,是用他建议的法子烧制的青砖;滇池平原已经荒芜的土地上,他设计打造的曲辕犁正在深耕土地;更远处的益州郡大营里,三千新招募的精锐被坚执锐,守护着这和平来之不易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