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诸葛亮的烦恼(六)

汉旌 尚冠 1126 字 2022-10-07

待诸葛亮得了闲暇之时,已经是日头西斜,黄昏洒地。

樊建仍侯在诸葛亮的身旁。

诸葛亮抬头看了一眼天色,道:“天快黑了啊,长元啊,你送吾到赵爽那里看看,便回家吧。”

樊建俯身应下:“喏。”

走在相府中的竹林小径中,向着别院走去,诸葛亮忽然问道:“长元啊,先前你为何会说,吾助那杜微将卫弘收为弟子,为何会被一众文坛清流所攻讦?”

樊建缓下脚步,对诸葛亮解释道:“先前大司农也对丞相说过,卫弘在诗赋中天赋出众,一篇《阿房宫赋》确实惊动了蜀中的诸多名流,就连虎贲中郎将都愿意代师收徒,将卫弘收为师弟。”

闻言,诸葛亮确实感到诧异,于是问道:“哦?那卫弘年岁几何?”

樊建想了想,说道:“建安十一年生人,如今虚岁十七。”

诸葛亮更是诧异:“虚岁十七?吾要是记得没错,那来敬达已经年近花甲了吧,怎么会舍下脸皮将卫弘代师收徒?“

樊建回道:“不止是虎贲中郎将,大儒秦宓觉得卫弘此子的诗赋之才绝不弱于那逆魏的曹子建,连五梁、周巨、杜琼、许慈、尹默、李撰等文坛名流,皆是削尖了脑袋想要收卫弘为门人弟子。”

樊建顿下脚步,转回身对诸葛亮低声说道:“若是丞相为杜国辅收卫弘为弟子,那又置虎贲中郎将、大司农和秦宓等蜀中名流的颜面于何地呢!”

如此一提醒,诸葛亮恍然大悟,连连抖着手中的鹅毛羽扇叹道:“国辅公误吾矣……”

当不对等的信息鸿沟被抚平后,饶是诸葛亮都感受到了莫大的悔意,认为自己不该答应杜微的请求。

樊建颇为无奈的提醒道:“丞相与杜国辅会面的事情,若是传出去风声,一众蜀中名流必定会踏破相府的门槛了!”

诸葛亮叹道:“唉,木已成舟,吾不能自毁与国辅公的承诺,只是在此事上,让一众蜀中名宿不心生间隙,还需仔细筹划。”

樊建点了点头,心中却认为这件事极其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