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开府治事

汉旌 尚冠 1115 字 2022-10-07

《韩非子》有言:“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诸葛亮推崇前汉而贬斥后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前汉重视贤能之臣,也敢用贤能之臣。

前汉建立之初设三公,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三公都开府治事,同朝称宰,三公里面又尤以丞相权重。

此时的大汉皇室,需要以三公为代表的臣权抗衡后党外戚对皇权的侵蚀。

这种政治架构下,皇权并不强大,因此即便是昏庸暗弱的皇帝在位,大汉朝廷的运行照样是有条不紊。

前汉采用这种政治架构,即便出现了汉惠帝、汉昭帝这些从不亲政的皇帝,还有刘贺这样的无道昏君,仍旧保持了数百年的兴隆。

后汉废弃这种政治架构,两百年以来,都是后党外戚、清流文臣、世家大族和阉党的相互倾轧,纷乱不休,黎民百姓苦不堪言,终于是将汉家河山败的四分五裂!

遍观大汉四百年史书,诸葛亮深知,恢复前汉之制,对复兴汉室而言究竟有多重要的意义!

先帝一意孤行,执意东征的教训,大汉再也经历不起另一次了。

想要复兴汉室,势必要将大汉这为数不多的权柄集于一位贤能之手,讲求制衡的帝王心术,在这乱世之中,就是自寻死路。

哔嘀阁

若新帝刘禅真有雄才大略,自己也不妨安心下来,做一位萧何这样的辅左之臣,这样也挺不错的。

而如何应对逆魏五路大军齐伐蜀地,便是诸葛亮测试刘禅是否具有治国安邦的帝王能力。

但作为天子刘禅的老师,诸葛亮却深知,自己的这位学生很难达到他的要求。

在他看来,曾经的阿斗聪慧却顽劣,有进取之心却沉醉于声色犬马。

世人皆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但诸葛亮满怀期待,将这尊汉室江山的帝冠戴到刘禅的头顶上,他的心性能否有所改变?

所以在这两三个月的时间里,他焦急的等待着,时间一点点从自己的眼前滑走,但刘禅的所作所为却让他更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