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赶紧拜拜手“哎,呦呦,水果贵,你赶紧收起来自己留着吃吧。”
“我今天遇到了个老农,他自家种得,只收了我一毛钱,给了我十几个呢,吃吧,这东西不能放。”
应寒硬塞给了二人一人一个。三人一边啃着苹果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这位大叔是村里族里有威望的人,排行老三,村里人都叫他王三叔。
跟着他的那个是村里王老五家的儿子王二栓,今年已经十七了,开春的时候刚结婚。
应寒一听他结婚了,惊讶了下,又想想这个时候的农村,确实是到了十六七岁结婚的。
“应知青呀,你这小小年纪,脸上就弄那么一块子可不好呀,以后耽误说亲呀,还是找医生看看吧。”
“大叔,我今天就是来看医生的,人家医生说,这东西不好消,估计得一年两年的。”
“哎呦,这么长时间呀,你说你咋这么倒霉呢。”
“哎,谁说不是呢。”
应寒说起谎来也是很得心应手呀。
“应知青,以后呀生活上有困难,尽管和我们开口,能来到我们村也是一种缘分。”
“嗯嗯,谢谢大叔,谢谢二栓哥。”
三个人路过一个村得时候,村长让二栓进了村,没一会儿,二栓子身后跟了两个人。
两人抬着两桶鱼来了“老大哥,今天得鱼个头都很均匀,专门给你挑得。”
“谢谢了老伙计,一共多少钱。”
“一块钱。”
“行类。”
“这位大叔,你们家还有多余得鱼么,我想买两条。”
“这位是?”那大叔看了眼应寒,见她脸上得红斑先是一愣,后又转头眼神询问了下王三叔。
第19章 机会
王三叔笑着介绍道“这位是我们村里得应知青,老伙计有鱼得话,卖给她两条。”
那大叔呵呵爽朗得笑了“有,我这儿有三条原本准备回去自己吃呢,这位小知青同志要是要得话,三条给我一毛钱就行。”
“好嘞。”
...
应寒提着三条鱼,拿着两斤红糖回去了。
佩姨看见鱼激动得不得了,她这人不挑食,但最喜欢得就是鱼。
“寒寒,这鱼多少钱呀。”
“一毛钱给了三条,而且还是大个的,佩姨,今天的咱们就炖个鱼汤吧,剩下的两条风干起来。”
这边应寒说完,梁爷爷那边扛着一捆草回来,神秘兮兮的进了厨房,弄了两个兔子回来。
而严老师在地里帮忙施肥的时候,回来废了一番功夫待了两只竹鼠回来。
佩姨看着又是竹鼠,又是兔子鱼的,喜不胜收。
竹鼠和兔子都剥了皮杀好风干和剩下两条鱼一起,准备风干等到了冬天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