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别的好树没找到,倒是找到了一颗榆树,还有一棵酸枝木,都比较小。

都说这里面乌木多,但她也没找到一个呀。

...

这两个月里,村里也发生了两件事。

那就是王桂花和刘长峰结婚了。

还有村里有一个招工的名额,是机械厂的。

张石山和倪梅因为名额的事儿闹翻了。

因为倪梅勾引了书记的儿子,最后名额给了倪梅,张石山知道了这件事,最后两人大吵了一架。

还是倪梅提出了分手。

村里现在不少人说倪梅不要脸的,奈何人家根本不当回事,就要离开这个破地方了,谁还记得谁呀。

走的时候十分高调。

应寒对于知青队里的事儿不闻不问,安心放自己的羊,学自己的习。

偶尔累了,也会罢工一天跑去县城,做个“小生意。”

第36章 学习挣钱两不误

去的还是那个父子俩管着的供销社。

他们要的量很大,特别是粮食,不过应寒最近忙着学习,并没有功夫去打粮食呀。

“同志,我的粮食都是没有脱壳的,还带着秸秆的,你要不要,我便宜给你,最近缺人手,没法脱壳。”

“带秸秆的呀,你有多少。”

“十亩地的都有,高亩产,一亩地产至少900斤。”

“这可说不准呀。”

“我这都是卖出来的,不信你可以先试试,你哪天弄好了场地,我去陪着你看看。”

“行呀。”

于是,应寒的大米小米再也不用自己脱壳了,不过卖的便宜,一斤大米3毛钱,脱壳的事情人家管了呀。

应寒也没做几趟这样的生意,两个月里做了两趟,都是大客户。

那小同志带来个粮油店的主任,一次要了三千斤的大米,还有五千斤的小米。

除了这些,还要了她两千斤的红豆绿豆。

这两次的生意,她入账了三千多块钱。

应寒不准备做生意了,这些钱已经够她以后上学用了。

拿到钱后,应寒本想去城里的百货商场去逛逛。

结果路上遇到了一位推车的老大爷。

木车上有许多小树苗,应寒看上了一棵核桃树。

也不知道那大爷是不是卖的,但不想错过这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