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妈妈和应爸爸皱起了眉头,都下意识的看着自己的女儿。
只见应寒讪讪的对着李大妈笑道“估计是误会了,我是城建局的,邓同志是区建筑队了,归我们管辖,有人看到我们去郊区,那是正好单位让我们去考察。”
“那昨天来你们家?”
“那是以前邓小子帮过我家寒寒,我们老应和老邓也认识,昨天请人家来家里吃个饭,李大妈,我们两家只是朋友往来,你以后在南院遇到多嘴的,一定要帮我们澄清下。”
“嗨,原来是这么回事,两家早就认识呀,行,我知道了。”李大妈心思活泛,想想能明白。
应家条件这么好,怎么可能会把自己的女儿许给一个残废呢。
还有,刚刚他们一家是出去送客人了吧,那
个年轻小伙子一看就是不错的。
如果让她选,她也不会选邓宸。
哎,她这媒婆做的,可真费心。
回到家后,应妈妈冷着脸道“这事儿肯定是王平英传出去的。她就是见不得咱家好,整天背地里搞小动作。寒寒,你和邓小子一起出去,怎么也不说一声。”
“妈,我工作上的事儿,有什么好说的。我也没在意。”应寒心虚的,说话都不敢看妈妈的眼睛。
虽然是他们是一块出去的,但不是工作呀。
“也不一定就是王二梁媳妇说的,多嘴的人不少。”应爸爸没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儿。
这种事情,时间久了大家自然而然就看出来了。
应寒见爸妈不说事儿了,心虚的上了楼。
哎,她和邓宸去郊区都能被人看到,还真是没事儿的人多呀。
应寒不好说是不是王家传出去的。
今天又是一个月明夜,秋天的夜空每天都是这么明亮。
应寒发现自己好久没在深夜想起燕行了,上辈子忙忙碌碌一人走过那么多年,心中寄慰她的就是燕行。
来到这里后,生活发生了变化,身边有爸爸妈妈哥哥的宠爱,人变得开朗了许多。
也可能是因为知道以后世界发展的趋向,也可能是因为自己有个空间,这让她走到哪儿都有种自信和底气。
一个人会变的,生活的环境,会让你变得和原来不一样。
应寒看了许久的月亮,觉得有些渴,轻手轻脚的小楼准备给自己倒点儿水喝。
到二楼的时候,听到了妈妈和爸爸刚从书房出来,准备会卧室睡觉。
“你觉得小裴怎么样?”
“是个不错的人才。”
“你觉得他和咱寒寒合适么?”
“太远了,在京都呢,我可舍不得我女儿嫁这么远,我觉得邓家的二小子不错。”
“人张的是挺帅气,就是胳膊不太灵活,而且还不太爱说话。”
“没听老邓说么,胳膊治好早晚的事儿,人也没不爱说话,只是第一次来咱家有些拘谨而已。主要是邓家也是本地的,你难道想让女儿嫁离开我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