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北上入蜀

大唐山海行 圏吉 1811 字 2个月前

李宓捻须笑道:“你想说如今唐军兵败,都是因为我当年传授究南诏练兵、破阵之法吧?以今观之,却也不错。”

李珠儿又哼了一声,对李宓的话不置可否。

李宓接着道:“说也奇怪,我和皮逻阁同龄,却与小的阁逻凤颇为投机,同在姚州弄栋城时,我们出则同车,寝则同榻,可说是形影不离,之后皮逻阁打下了西洱河畔的太和城,举家搬去那边居住,我们可甚少见面了。”

江朔和独孤湘实在看不出阁逻凤有什么好,居然让李宓和他结为忘年交,不过各花入各眼,恐怕阁逻凤少年时也有他的可爱之处吧。

李宓道:“我曾随皮逻阁转战南诏各地,深知在云南群山之间难以战胜乌蛮白蛮各部,因此我为姚州都督时,采用的怀柔之策,与民休息,不与南诏龃龉,让皮逻阁阁逻凤父子去征讨西南各蛮部,这样既不费一兵一卒,还能保边境久安。”

独孤湘道:“李都督你说的这么好,怎么没几年南诏就叛乱了?”

江朔听到此处,忍不住李珠儿望去,却见李珠儿没事人一样,神态自若,面不改色。

李宓道:“这和我卸任姚州都督有关,杨国忠当权以来,老是想立战功,不过东西二军压根没有会理他的,他本蜀中人氏,便扶持好战而不善战的鲜于仲

通为剑南节度使,后者以奸邪糜烂的张虔陀为姚州都督。他们搞得民怨沸腾,其实就是想要逼反南诏,再歼灭之,杨国忠持剑南节度使的旌节,若云南奏凯,自然也有他的功劳。”

江朔心道这和安禄山、高仙芝的某些所为有什么区别?只怕云南更尤有甚之,只不过他们自以为胜券在握,却没想到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不一会儿又有斥候来报,南诏人已经拔营起寨,向南退却了。

李宓立刻命刘通判派一支骑兵小队远远尾随南诏军队,看他们从何而来,有何特异之处。

果然,南诏人一路向南,连头都没回一次。

刘通判赞道:“李都督真神人也,怎能猜到南诏人会不战而退……”随即突然醒悟道:“想来是南诏人畏惧都督威名,才会如此顺利。”

李宓笑道:“恭维话就不必说了,我观阁下思维缜密,办事井井有条,不如也随我去雅州做通判吧。”

刘通判叉手道:“下官自然愿意,可是……若我们都去了雅州,一旦南诏人去而复,却如何是好?”

李宓道:“阁逻凤依附吐蕃只是无奈之举,不出三年,必不见容于尺带珠丹,届时南诏必然来降,现在么,恐怕会趁着我唐军无暇南顾,又与吐蕃赞普约为兄弟之国的契机,进军南诏滇池以东的东爨、西爨等蛮族,趁机做到真正一统云南。”

说话间又有斥候来报,南诏人从南方来,却

往东方去了,果然剑指滇池以东。

唐军此刻只要南诏不来打自己,南方烟瘴之地随你去占领,刘通判再无疑虑,对着李宓叉手拜道:“愿随都督左右,为君驱策。”

李宓手指北方道:“北上!入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