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山水俱阳,其名咸阳!

新都工地上,民夫成群。</p>

石料,木料,纷纷运送而来。</p>

甚至于,荒在工地上,看到了成群结队的商贾蜂拥而至。</p>

这个场面看起来,极为的热闹!</p>

还有秦墨弟子正在奔走,公输家族的人在瞭望,不时的计算绘画。</p>

“百工云集,商路大开,好一副繁华景象!”</p>

这一刻,纵然是荒也不得不感慨万千。</p>

这个时候,卫鞅开口解释,道:“君上,国师,上将军,石料从蓝田采集,从灞水进入渭水西上!”</p>

“动用漕运,减轻了我们的负担,不需要更多的民夫!”</p>

“至于木料更为简单,陇西,陈仓,大散领,都在渭水两岸,可走漕运!”</p>

“若是不足,还有南山!”</p>

“如此便是!”</p>

这一刻,嬴渠梁也是感慨,道:“营造新都是大事,也算是我秦国变法的标志,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可以劳民伤财!”</p>

“相比于新都的峥嵘气象,孤更希望万千秦人心向我大秦!”</p>

此时,嬴渠梁话锋一转,道:“大良造,营造新都,征召的民夫如此之众,会不会影响农事?”</p>

闻言,卫鞅轻笑,指着民夫,道:“君上放心,新都工地三抽一,一人一天工钱一钱,庶民都很踊跃,甚至于要自备干粮!”</p>

“哈哈哈,民众如此踊跃,我秦国也不能如此落后,粮草还是由国府出!”</p>

这一刻,嬴渠梁是很开心的。</p>

他在这一片土地上,看到了秦国的未来。</p>

而荒则看到了无限生机,与浩荡朝气。</p>

一行人谈笑之间,便已经来到了新都工地之外,卫鞅指着远一些的高处</p>

:“君上,国师,上将军,当地庶民将这座山坡称之外北阪,立足于北阪之上,可以俯瞰新都气象!”</p>

“正好,两位天师府的俊杰也在,也好指点一二!”</p>

闻言,嬴渠梁转头看着荒,道:“国师以为如何?”</p>

“自当一看!”</p>

说到这里,荒看向了北阪,道:“既然如此,我等纵马而行,看谁当第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