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谁是大明的金主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517 字 3个月前

“留守司封锁凤阳城九门十八水关,不可能擅自做出此等决定。”

“尤其是在太孙殿下就在城中的时候。”

“所以此事必是殿下之令。”

“……”

“如果是这样,殿下为的是什么?杀人?杀谁?”

“中都皇城那张太监和吴太监都被杀了,皇城里头还有多少人受到牵连被杀?”

满是素缟的信国公府,灵前的偏厅里,信国夫人胡氏坐在上手,汤燮、汤醴以及公府的嫡庶男丁,尽数在场。

凤阳城里的消息来的很散乱,各处消息一并送回来,这让汤家众人不免需要抽丝剥茧,将事情一样样的梳理清楚。

汤醴看了眼上方的信国夫人胡氏,又看了看汤燮。

最后看向门外,见不着还有人回来送信。

他沉声开口道:“中都皇城有情蔽,必然时日不断。今日殿下入居皇城之内,想必是有所发现,所以才会严惩那些太监内侍。

如此,自是会要求中都各司衙门,封锁凤阳城,清查各处藏匿着的宵小之徒。

若是孩儿揣测无错,接下来殿下就会遣人,示意我等人家稍安勿躁,莫要紧张。一切,皆有朝廷秉公执法。”

汤醴久在应天,如今又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深受皇室信赖,与朝堂之上的众多功勋共同执掌京军。

虽然他只是汤家庶子,亦没有机会袭爵,但他的话早就早汤家有着一席之地了。

信国夫人胡氏看了过来,没有说话。

汤燮就坐在汤醴上手位置,当即开口道:“如此,信国公府便什么都不需要做?”

汤醴点点头,又摇摇头。

在汤燮不解和急切的目光指示下。

他开口道:“按照殿下的性格,我等人家自是不动就好。但为臣者,却要忠心,我等乃是武勋传家,闻听此事,秉承本能去做便好。”

汤醴没有说该怎么去做,只是目光看向了汤燮。

胡氏望向门外。

只见有汤府在外面的管事赶了回来。

汤家有部分管事,早些年都是随着汤和上阵杀敌的,只是这些年老了,便留在府上做起了管事的事情。

这管事想来也是如此。

从府外赶回,径直就入了偏厅:“老夫人。”

信国夫人胡氏点点头:“外头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管事也不拖沓卖关子,言简意赅的便将先前所发生的事情依着顺序一一道来。

厅内众人不禁沉默了片刻。

汤醴说的没有错。

信国夫人胡氏看向汤醴,脸上露出笑容:“老五,你说说,我们家如今应该怎么做。”

汤醴却是推辞道:“想来四哥也是有了定计的,不如便叫四哥来说吧。”

将汤燮推到了前头,汤醴便不再说话。

凤阳汤和应天汤,往后恐怕还是要有区分的。

信国夫人有些迟疑,却还是顺从的看向了汤燮:“老四,你想好该如何做了?”

汤燮先前被汤醴的话提醒,这时候便当即顺势开口:“我家这时候取一个忠字即可。想来这個时候,城中其他家也是如此想的。

既然要尽忠,儿子便与老五点齐家中仆役家丁,往皇城外过去,护卫太孙殿下与宫墙之外便是。”

在汤燮嘴里所谓的家中仆役家丁,那都是当年在军中追随汤和,因为种种缘由退下来的老卒。

这些人大多在军中有伤,有无去处,便都落在信国公府。

大明朝往后战功赫赫的家将,便是如此来的。

汤醴在汤燮的下手默默的点了点头,这亦是自己所想的,此刻汤家该做的事情。

不论今日凤阳城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淮右功勋里的各家,都该旗帜鲜明的站出来,站在皇太孙的身边。

哪怕这是毫无作用的举动。

信国夫人胡氏目光有些凝重,看向在场的汤家儿郎们。

最后,胡氏还是将目光看向汤燮和汤醴两人。

“去吧。”

“莫要丢了信国公府的脸面。”

不管同不同意,随着汤和的薨逝,信国公府一系如今已经是到了二代,说话的人也该是二代的儿郎们。

汤燮和汤醴当即起身,看向厅里成年了的家中兄弟们。

汤燮眼神示意汤醴开口说话。

而汤醴这时候也不推辞,看向在场的兄弟们,沉声道:“十四以上的,随我与四哥出府。余下的,在家中守着。”

等汤醴说完话,汤燮方才开口:“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