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关外第一城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360 字 3个月前

苍茫的草原上,一条蜿蜒着的黑线,正在缓缓的向着北方滚动。

草原并非是一望无际的平坦,地形高低起伏,望不见黑线的首尾。

空荡荡的草原上,风没了阻挡,好似只需要轻轻一口气,那一面面竖起的旗帜,都能呼呼作响着飘扬。

在黑线的那边,遥远不可见的边界线上,蜿蜒在崇山峻岭之巅的长城下,一队队的明军官兵,沿着先锋大军走出的道路,持续开进。

如同一条条黑龙,积蓄了一整个冬天的力量,终于是开始蚕食起这片渐渐碧绿的草原。

大明已经按照筹备许久的既定计划,开始有序的出兵关外,进入草原。

整个帝国的行政和军事体系,都开始围绕着这一件事情而高速运转起来。

庞大的军队,数量更多的民壮队伍。

数百万人以长城为起点,开始踏足草原深处。

在大同城西北侧约三百里处的丰州古城下。

朱允熥等人,望着大军向北穿过大青山,进入草原腹地。

这是明军北上的西线军马。

用途是为了从中间切断整座草原,防止鞑靼部向西逃窜。

真正进攻鞑靼部的,则是自大同和宣府出发,直接进入草原的大军。

而朱允熥之所以会来到丰城,也就是后世呼和浩特所在的位置,则是因为大明需要在这里建造关外的第一座坚城,用以彻底控制河套东北侧的广阔土地。

丰城的历史很悠久,久远到上古时的大窑文化。

作为胡服骑射的发祥地,汉时昭君出塞的目的地,鲜卑拓跋的龙兴之地,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汇碰撞融合前沿地。

丰城早在赵武灵王时,便被囊括进了中原的统治范围,设立云中郡。

大明在这里的统治可以说是空白的。

以长城组建的九边,天然的就将长城外所有的一切都作为拉锯的地方。

其中,也包括了丰城这一带的河套流域。

而随着后世的土木堡之变,丰城周边更是陷入到无人驻守的境地,从而被鞑靼大举有规模的进入。

他们开始在这里建造城池。

因为城墙所用青砖,远远望去一片青色,又名青城。

而今。

过去的历史已经过去,将来的历史,已然重新谱写。

“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楚甲征已经带着人,开始勘测此地地貌,择地建城。

而我们也需要在这里,负责调运各路大军所需粮草,招降那些普通牧民。

这里会越来越热闹,人和东西会越来越多,所有的事情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和谋划。”

大青山南麓的一处高坡上,朱高炽登高眺望,望向大青山南麓这一望无际的河套平原地带。

朱允熥则是挥手一指。

“告诉工部的人不必再找了,大青城就建在这条大黑河和大青山之间。”

朱高炽稍稍一愣,看向朱允熥所指方向。

“那边是小黑河、东河、扎达盖河交汇处。”

朱允熥点点头:“三面环水,背面有大青山乃是天然屏障,是個风水好地方。”

“你要建一座多大的城?”

朱高炽询问了一句,望着已经被朱允熥定下的大青城建城地,深知此处确实是个好地方。

其实朝廷并不需要特别在意到底要在哪里建城。

朝廷需要的只是一座能在大青山南麓的河套平原上,有一座可以让明军驻扎的坚城,用以掌控这一片处于长城外的好地方。

有了城池,也就有了防守的必要。

当城池建好之后,这一片土地上,就能为朝廷源源不断的提供战马,以及供人食用的牛羊肉。

而朱允熥的目的显然是不同的。

只见他随口说道:“大青城周长四十里,形状方正,墙高三丈,底宽二丈半,顶宽二丈。以土石夯实,钢精水泥包裹,青砖覆面。”

朱允熥话音刚落,朱高炽便已经跳起脚来。

“你知道这要耗费多少钱粮吗?你知道当真要是建起这座大青城,大明朝除了应天城之外,再无城池能与之比拟了!”

朱高炽觉得熥哥儿当真是疯了。

他原本只是有一点疯,而现在却是彻彻底底的疯了。

便是应天城,除了外郭城,里面的京城城墙也不过才七十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