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九江,你让我揍一顿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433 字 3个月前

洪武门前。

百官跪地,一片静默。

孙狗儿的脸上不显山不露水,瞧着这般多的文武跪在自己面前,亦未有任何的反应。

反倒是跟在他身后的几名小内侍,脸上露出几分激动。

这可是大明朝的肱骨柱石们啊。

孙狗儿抖了抖肩,缓缓张开双臂,将那道圣旨横在自己的眼前。

“俺听说升哥儿和九江回来了,皇天庇佑,家里的儿郎办完了差事,都全须全影的回来了,俺这颗心也就落下来了。”

皇帝的旨意,好像永远都是这般没有固定格式,却又有着极为鲜明的个人色彩。

常升和李景隆两人,则是微微抬头,看了一眼高高在上的洪武门。

两人的眼里已然是多了几分动容。

他们的父辈都是追随着皇帝,打下如今这座江山的。

又都早早的,便离开了这个世界。

大明的皇帝是重情义的,远不是过往的那些君王们能够比的。

虽然那时候他们已经长大成人了,但皇帝对他们还是亲如子侄般的关爱。

朝廷里不是没有旁的能征善战的将领,也不是国家到了需要他们这些晚辈们冲上前去的时候。

但朝廷还是给了他们天大的差事,干系涉及的事情,让他们去做。

这是在关爱之外的信任。

孙狗儿看了常升、李景隆一眼,给了一個眼神,以示宽慰,他则是继续念着圣旨。

“你们父辈追随俺,一同赶走了元贼,收拾山河,重整中原,没享过福。该是父辈的遗泽,叫你们这些后辈承受的。

只是这些年国家用人,你们穿了父辈的甲胄,握着父辈的刀,和以前一样领着大明的好儿郎们上阵杀敌。

功劳甚大!

俺不会忘,朝廷不会忘,百姓不会忘,国家更不会忘。

此诚诸般礼节,乃为洗去尔等二人一身尘土。今日入宫歇息,待明日朝会,俺是要好生赏你们的。家中诸事皆安,尔等二人无需担忧。

俺想着,你们这一趟很是辛苦,今日入宫暂歇,一时暂别军阵,恐有不适,便去甲佩刀,稍慰尔等二人。”

作为追随皇帝数十年的内宫大总管,孙狗儿很熟悉如何清楚明白的表达皇帝的旨意。

一番言辞之下,几如皇帝本人当面之金口玉言。

常升和李景隆两人,则是已经五体投地,匍匐在了地上,两肩颤颤。

隐隐有抽噎声发出。

而在洪武门前的百官也听明白了皇帝这大篇幅的情感抒发。

总结到最后,便是皇帝明白常升和李景隆两人的不容易,也知晓两人的功劳。

而为了照顾两人,显示两人那开疆拓土于千里之外的功劳,更是格外开恩,准允了两人在卸甲之后,佩刀入宫。

佩刀入宫啊。

这是何等的荣耀。

古往今来,大约也只有那些个奸佞权臣,能在掌控朝堂、挟持君王之后,干的出这样的事情了。

而今。

大明的开国洪武皇帝,则是以皇恩旨意,准允了常升和李景隆两人,今朝佩刀入宫。

众人不由看向在洪武门前的常升和李景隆二人。

眼神更多的,则是盯着两人腰间,那本是要在入洪武门之前,完成卸刀这道礼仪的两把佩刀。

这两把刀,往后恐怕也只能是供在两府堂前了。

孙狗儿收起旨意,目不转睛,身形不动,只是握着圣旨挥手挪出。

立马便有一名小内侍躬身上前,双手捧过圣旨。

这时候,孙狗儿的脸上方才露出笑容。

他颔首躬身,小步上前到了常升和李景隆二人面前。

“二位公爷,快快请起。”

常升和李景隆两人纹丝不动,只是脸下的地上,已经打湿了一片。

孙狗儿再弯腰,双手拖在两人的手臂下。

“这是陛下的信任,也是陛下的恩宠,公爷可万万不敢忤逆了。听陛下的话,今晚好生歇息着,明日才是二位公爷荣耀的时候。”

说着话,孙狗儿的手上稍稍用了些力气。

如此之后,常升和李景隆两人,不敢多费孙狗儿的气力,继而撑腿起身。

随后孙狗儿便领着常升和李景隆两人走入洪武门。

到这里,大多数的官员们,便没有了继续走进洪武门的资格,得要各回衙门去处理如今那些永远都处理不完的国事。

任亨泰和解缙几人,则是悠哉悠哉的团着手,跟在后面。

朱樉走在几人最前面。

后面便是任亨泰和解缙两人。

徐允恭则是拉着新晋内阁大臣翟善,走在最后面。两个人肩膀并着肩膀,脑袋贴着脑袋,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进了洪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