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直隶总督大臣出招了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391 字 3个月前

海面之上。

有大鱼跃然而起,在半空中抛洒着波光粼粼的水珠,然后丝滑的落于水中。

海鸟成群,盘旋在天空中,伺机寻找着合适的猎物,一旦锁定便会俯冲而下,将自己的肠胃填满。

直属大都督府下的水师舰队,这一次云集了近五十条战船。

召集了所有位于直隶道的外邦海商。

以此展示大明国威之盛。

这个时候,即便是最保守的朝臣,脸上也带着荣光。

而原本那些对外持中立态度的官员们,望着大明的庞大舰队,以及那艘最新式的蒸汽战船,心中原本那一丝保留也开始松动起来。

没有人不喜欢威加海内外。

尤其是,当国威传播出去之后,将会为帝国带来数不尽的好处。

狂热,便会自然而然的出现。

……

皇室正在带着朝廷官员们,进入到狂热之中。

而在应天城内,邹学玉却主动保持着克制和冷静。

朝廷近来已经办好了几桩头等的大事。

开平郡王常升已经带着轮番的兵马,乘坐运兵船返回南边,继续主持满朝上下都在催促着的南征大业,好让朝廷能有更多的土地用于封赏。

李景隆暂时进了大都督府,入值内阁,位于徐允恭之下。

即便他已经是郡王爵,但到底还是要讲究一下先来后到。

徐允恭做军方第一人,主持内阁一切军务之事,本来就没有什么错漏,李景隆也乐的不用冲在前头。

北征的封赏也已经办完了。

将士们的骸骨埋葬进了功臣陵里。

朝廷派出了内阁学士,并着礼部和内廷有司,在功勋陵和功臣陵分别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仪式,用以告慰有功将士在天有灵,安享太平,同时昭示天下,朝廷不忘任何一个有功于帝国的人。

除此之外,内宫也传来了好消息。

国嗣再添。

太孙妃和太孙侧妃,再一次双双怀孕。

这让原本还暗中打算着,要上奏再为太孙府添几位妃嫔的官员,立马闭上了嘴,而原本那点小心思,也急忙给按了下去。

朝廷上下内外,如今看着都是一团和气,事事顺遂的样子。

但刚刚履新直隶总督大臣的邹学玉,却有些头疼。

新政要转型,要取得明显的成果,要秉持新政一开始的原则让大明的百姓们富足起来,这桩事情终于还是落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直隶道的设立,直隶总督衙门的建立,本就是为了这件事情,在整個国中作为先行试点。

如何让百姓真正的富足起来。

一下子就成了老大难的问题,摆在了邹学玉的面前。

直隶总督衙门如同大明地方上的其他官署衙门一样。

设有副使两人,作为邹学玉这位直隶总督大臣的副手。另有直隶总督衙门佥事、经历、照磨、检校、提案、司狱、库使等官职比照地方官府衙门设立。

只是直隶道唯一的不同,就是并非如朝廷下的其他道一样,有三司分立。

直隶总督衙门总领直隶道一应事务,凡直隶道政、军、刑、民、商等,皆由直隶总督衙门管理。

直隶总督大臣邹学玉如今手中的权柄之盛,从此处便可见一斑。

只是盛权之下便是重担,邹学玉仅仅是一盏茶的功夫,就让自己冷静了下来。

此间属直隶总督衙门正堂旁的偏室,依制乃是平日里邹学玉小憩或是要单独会见人的时候所用。

次方。

邹学玉正襟危坐在靠窗下的椅子上,面前摆着一方茶桌。

偏室内除了邹学玉,只有另一人。

却非总督衙门的官员,而是由原应天府同知升上去的新任应天知府虞大廉。

“总督是否有些过于忧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