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花拍着两个孩子的肩膀道:“他既给你,你们就安心拿着,这银子攒好了等年底回家时给你们爹娘置办年货带回去!”
二明感激的点点头,小夫妻俩更勤快了。
*
徐渊如今手零零碎碎加一起有三千两银子,还有一些礼品暂时都纳入了库房,以后逢年过节肯定要送礼,这些东西可以借花献佛拿去走动,能省下不少银子。
可别觉得这三千两银子多,跟他一同入职的状元和榜眼,回乡一趟少说得收个上万两银子,毕竟他们要落户在京都,买房子的钱大部分都是别人赠予的。像陈英这样廉洁的官,当年归乡省亲的时候也收了七八千两银子。
当然也有一分钱不收的那种人,要么是家族底蕴深厚的世家,不需要旁人赠送银钱,再有就是死心眼的老顽固,自以为清正廉洁两袖清风,殊不知等到了京都上任后,家里连饭都吃不起了,更别说走动关系了……
盛朝的官员是禁止做生意的,钱是死的,这三千两银子放在手里只能越花越少,如果只出不进,用不了几年钱就不够花了。
柴新主动找到他们,问他俩有没有开铺子的打算,可以出银子入个股,什么都不用管每个月等着分红。
徐渊一听便知道柴新这是给自己送人情呢,不过这确实也是个好办法,跟刘灵芝商量了一下,决定把银子拿出来入股。
柴新新开的铺子是文玩首饰店,也就是男士饰品店。里面卖的东西可不少!有发冠,玉佩,玉玦,香囊,扳指,手把件,折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