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诸圣下文界

文界诸多的圣道以及各个理想国之中的修士,全部在这瞬间感应到了。

《春秋繁露》虽然不如道德五千言那般蕴含天地至理,也不如《论语》那般尽是圣道之言,但它却有经纶大国的儒家圣道,几乎与当年的《商君书》无异。

虽无惊世华章,却有治世大道。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经纶百代者亦无文彩华章。

这个画面就在那个瞬间默默的穿过了八重天,来到了无上天。

那个画面就在无上天所知世界的上空悬浮。

无上天是理想国级别才能存在世界,这是圣道才能开辟国度的世界。

而诸多的天人、贤人以及哲人,他们都依附着这些理想国度。

他们既是依附,也是理想国的一部分。

文界的异象只是一个画面,却引发了天地感应,这些修士都感应了。

在无上天里面有一个空白场地,那里是诸圣联手开辟出来的场地。

诸子百家学派的巨头虽然都在无上天,但是无上天太大了,诸子的道需要论证,诸子的理想国需要碰撞,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所以就有了这么一个论道之地,它只是一个空白的场地。

唯一的用处就是与诸子的理想国连接一个通道,供天人修士通行。

此时这片场地之中,已经聚集了很多的天人、贤人、哲人的修士。

他们有儒家、法家、兵家、墨家、道家……

“这是下界有大经出世,但很奇怪,居然不是圣道典籍。”

“这不是像道德经那样,至道之术,倒是有点像经纶之道。”

“这些年,人道之中大经出的不少,我总感觉比之前的时代多的多。

“就最近这二十多年就出了数卷大经,这样的经典放在一百年前,几十年才出一本,看来真是人道就要兴起了。”

“自从齐王逆天改命以来,这个世界的变化,就超出了我的想象。”

“其实这几天发生的事情看起来也是很有些玄机,你细细想这几日的情况,也是这十多年来少有的情况。”

“前几天星辰异动,帝星摇曳,紫薇三光耀世。然后又是诸圣联手坐下那等惊天大事。我自幼触觉灵敏,又有至诚之道,总觉得这段时间会有大事发生。”

修士们开始议论起来。

“你怕什么,天塌下来有诸圣在,不会有事的。”

“不错,你这就是杞人忧天,有诸圣在,圣皇也奈何不了我等,你我虽然已经是超越凡俗之人,但是相对于那些高高在上的圣者和大圣来说不过是蝼蚁。”

“真要是到了大厦将倾的时候,你我皆是局中人,无须操心。”

“你倒是看的开。”

他们都是博士之上的强者,经历过春秋战国最混乱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是历经最残酷的杀伐,见识过世界最为惊心的故事,他们每一个都是一个故事的主角。

可以说博士之上的人物,每一个都是智慧的存在。

随着那个画面中,中年男子的诵读,他们的脸色渐渐开始变了。

无论是墨家、法家、道家、兵家的修士脸色都变了。

只有儒家很多人的脸色有些奇怪。

听着朗诵,应该是儒家的春秋和公羊春秋,但是其中的学说却是儒家之中几乎没有听闻的学说。

三世说,天人感应。

对这些儒家修者来说,也颇为迷茫。

这样的学说应该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它要出现这样的成熟,肯定是经过了很多次的论证,必然会是众人皆知,可是现在就这么出现了。

这是一个没有在儒家参与的,儒家学说思想。

所以在场的儒家之人很纠结。

其他学派的人并不知道儒家之人的心思,他们看儒家之人的眼神很有深意。

“当真是好霸道的学说,你们儒家真是疯狂。”

很多人都看出了这春秋繁露的用意。

“大一统。”

这文章的前几篇无不是在透露这个意思。

大一统,儒家的大一统,其他诸子百家在何处?

顿时全场的气氛就有些变化。

虽然之前诸子百家也有争执,但是这些年基本上都能维持相对和平,最主要的原因是之前几百年诸国混战,诸子的理论是为了寻求一条救世之路争辩。

而当圣皇开启了人道与文道的权柄之争后,文道诸子之间的矛盾就相对小了很多。

生存还是放下矛盾,稍有智慧的人都知道,更何况这些圣道人物。

短时间内放下矛盾,不过是战略重心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