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自助

汉中祖 拾新 1846 字 2022-10-17

“诸君快看,是县君率大部来援!县君万岁!”

“县君万岁!”

“县君万岁!”

……

于寿光县城城池上,众人士气低落时,看到远方突兀出现之旗帜,为孙观所领之刘祈旧部,率先想到的,便是刘祈领兵来援!

视线佳者,果然看到大纛(do)上,一个大大的“刘”字。

刘祈旧部,更加确信,乃是县君来助。

彷若救世之主!

是故,“万岁”之声,此起彼伏。

以时下,万岁并非唐以后,皇帝专属之。

便是大汉之普通祝词。

见此间,很多人甚至放声哭泣,以宣泄数日来之积郁。时因这些日内,城外来犯之数千流民,连带着城内随时可能出乱子之百姓,带给了守城之将,巨大之压力。

一些孙观近段时间内,所召之兵士,于旧部训练下,即便还未面见他们之主将,也是治理家地之寿光令,但早听着昌虑来部之崇敬赞美,心中好奇不已。

竟没有想到于今日,会是这般初逢。

一瞬间,刘祈在众人心间,留下了深刻影响。

在城内,这段时间,同李展先一步绕路醒来,为安县城,忙得不可开交之业寿,听到万民呼声,心中紧绷之神,终于松了下来,当着数名震撼的吏者之面,大笑道:“我就知道,万事困不住县君!

诸君可记得我前日所说,只要县君至也,万般困境,皆可解也!”

县吏们,看向业寿,莫不拜服。

不仅仅是城池上的守城之部,城内原本混乱的避难百姓,听到城上高喊,竟也忍不住一同大叫起来。

“县君万岁”之音,冲破云霄,直传到城外囤积之叛民耳中。

叛民夹杂着流民,更为惶恐混乱,一个人远离寿光城,很快便是一群。

似乎是为了回应城上城内呼唤,于旗帜迎来方向,刘祈所领之部,异口同声,高喊起了太祖皇帝刘邦所着之《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勐士兮守四方!

且看城下叛民首领史舟,听着两侧传来之声音,望向远方不断靠近之汉军大纛,只得咬牙道:“撤退!火速撤退!”

史舟本为北海国夷安人,乃是太平道发展之信众。

这次都昌起事,也是太平道感觉这些年来,作为其传教重地的青州,为胡轸等人治理下,民生正见恢复,底层百姓于太平道信仰渐渐缺失,恰逢天灾之时,故召集人马,提前发动起事。目的正是在青州之所,号召更多部众,使黄巾军占领地方。

像史舟,其正被任命为小渠帅,目的正是招揽安乐国之地流民,及广大苦难百姓。以攻夺各县要地,杀地方官吏大户,取得粮草后,以往临济、千乘一带转移,进而将黄巾军之威势,向平原郡一带扩散。

但史舟自觉运气不佳,他已从都昌等地带来人马,并于益国之所,召集了将近三千流民,打算来袭以内应所言,尚无县令、且防备松懈之寿光县。

谁能想到,这寿光县,竟成了拦路石,数日之内,迟迟难以攻破!

为免上方首领处罚,史舟已经在考虑,要不要放弃这几日的围城。毕竟,困城之前,依他所知,城内已经聚集了数千人。

时间拖得越长,城中即便有粮草,也被消耗得差不多,尤以时下这种旱情下。

可令史舟没想到之处在于,竟有大部汉军,前来镇压!

上方渠帅不是有言,乐陵等地,也会有太平道信众起事乎?

无论是州兵,还是乐安郡内,少得可怜之郡兵,如何会率先来救小小的寿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