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献策(中秋快乐!)

汉中祖 拾新 1120 字 2022-10-17

天子很年轻,今年才三十来岁,精神也很不错,丝毫看不出还有一年寿命的状态。

在群臣陆续涌入间,天子目光则从眼前身影,渐渐移开,转向窗外,不知道在想什么。

“国家,光禄大夫,蔡议郎等人,皆到齐了!”

中官声音响起,天子缓缓转头看来:“哦,都来了?

汝南等地的黄巾贼叛乱,以州郡送来之消息,迟迟未有平定,反倒影响到了其他郡县所在。

尚书台给予朕之建议,当选一能将,出征葛陂、汝南等地,已平之!

诸位可有人选推荐?”

天子的声音带着几分懒散,问询中,视线好奇地看了看后方几道新面孔。

“陛下,臣蔡邕请谏,以天下动乱,原因众多,想要平黄巾,于此当先肃清地方吏治。

否则黄巾以平,会再起也!

尤以陛下,卖官之事,当熄也,若以此再行,地方观之,下做行效,此为天下大不利也!

天下已乱,唯愿陛下能以国事为重!”

蔡邕声音高昂,因之年长有名望,遂在入内时,自有桉几赐座,就连刘祈这个新进议郎,同样于末尾有个小桉。至于其他郎中之属,为天子召对,也只有站着的份。

而以距离天子之近,蔡邕因愤怒,口水毫无疑问地喷到了天子脸上。

自登基以来,天子没少经历这等场面,甚至有人在大朝会时,当着他的面,大骂之为“昏君”。

听得多了,也就没有多少感受,反而长时间没有听到这等声音,会有些不习惯。

等到蔡邕说累了,天子直接略过了崔均。

原因很简单,崔均比蔡邕性格还要耿直。若不是看在崔均能力不错,又忠心耿耿,天子早就罢免其人。

其之敏锐目光,很快定在了赵融脸上。

实际上,相比于蔡邕和崔均,赵融很尊敬他这个天子。

近一段时间内,天子也有意无意向旁人透露,赵融于光禄大夫任上,有些屈才,诚该以重用。

除了赵融,还有袁绍、曹操之属,于天子眼中,实也为朝中忠心侍事,可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