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祁翰自是不会反对,从前在县里张氏就帮着他照顾梅花,如今他们在京城已经站稳了脚跟,张氏他们想要过来过来就是,到时候梅花要是想他们了也能时时见到。

张氏如今手里几百两银子的现银,她准备来京城以后租个铺子重操旧业,一楼做生意,二楼住人也是可以的,顺带着把几个小孙子都送到京城的书院里读书。

等张氏一家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夏末了,按着梅花给的地址,几人一路打听着,终于是到了梅花家。

梅花家除去主屋,家里还有两个大的空屋子,张氏也没准备在京城租房子,只准备在梅花家里过渡一段时间,因此家里的几个女人住一间屋子,男人们住一间,不够就打地铺,反正如今天气热,也没事,她想的是日后只要租个大点的铺子就行,到时候一家人住二楼就好了。

几个孙子送去了书院,放假的时候才会回来,完全没必要多花银子租院子,这回来京城,张氏把家里的田地房子都卖了。

他们休息了几天,张氏就催促着找房子,梅花自是答应了,跟着一起,最后在京城里不太偏的地方租了一个二层的小铺子。

不过京城里的租金是他们那里的好几倍,按年付的,一年一百五十两银子,张氏直接就付了一年的租金,随后又带着一家人搬了进去。

二楼房间虽小,但是有四个小小的房子,说起来也够他们一家住了。

他们还是准备继续做吃食生意,一家子早已经轻车熟路,各司其职,祁翰进了翰林院,又向之前的同窗打听,给梅花的几个侄子送到了一个不错的书院里读书。

对此,梅花的而两个嫂嫂对梅花和祁翰更是感激。

赵益那日在路上见梅花带着张氏去采买,当下心里很难受,梅花一家人都来了,王大娘还一个人在家里,云婉儿说什么也不让她来,赵益也不放心,想写信回去,但王大娘又不识字。

本以为他旁敲侧击的说了梅花娘家的事情,云婉儿或许会松口,谁知她竟然装听不见,赵益当下脸更黑了。

第22章 ……

秋去冬来,梅花坐在软塌上,清点着家里的银子,屋内炭火烧的很足,暖烘烘的,梅花直接脱掉了外衣,看着一旁里侧的康哥,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祁翰如今是翰林院的庶吉士,每个月的俸禄虽然不多,但所幸有朝廷发米粮灯油之类的,日子也是能过得下去的,梅花之前也攒了一些银子,一家子生活虽不说大富大贵,但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家里并无多少存银,但好在有稳定的进账,银钱都是梅花掌管,祁翰也从不会过问。

前几天,梅花跟着祁翰去参加了祁翰在翰林院同僚给小儿子准备的满月酒,梅花这才发现,自家的日子还算是不错了。

本朝官员俸禄本就不高,尤其是文官,更是少,低品级的官员都过得很拮据,除非你之前就有万贯家财,家底不少,否则靠着俸禄是过不上大富大贵的生活的。

这家大人三十五岁才考进了翰林院,家里的孩子最大的已经十八了,已经准备娶妻了,最小的才一个月,还未断奶,一个小小的三进宅子,住了能有二十几口人,后院里几乎每间房都住满了人。

这么一大家子人不但要吃喝拉撒,大的孩子还要娶妻要聘礼,还有待嫁的闺女要嫁妆,一大家子人就靠着那位大人一个月不到五两银子的俸禄过活,日子过得很是拮据。

康哥在一旁兴奋的翻着话本子,梅花想到这里忍不住一叹,算好这个月的开销以后,就收拾了家里的银钱,她之前倒是想省着点,存钱买个宅子,毕竟不能一辈子都租房子啊,但京城的房价不用说,一般的宅子都是上千两,这还是地段不怎么样的。

好一点的这里肯定是省不了的,还有房租,有时候还有应酬要交际,想要买宅子只能自己想办法多些进账才行。

小家伙看着自家娘亲,也是开心,直接过去抱着梅花就是一顿猛亲。

昨儿张氏来看外孙子给康哥带了不少好吃的糕点,梅花直接给儿子取了两块,小家伙手里捧着糕饼,看了一会,最后小口小口的咬了起来。

夜间,祁翰正在书房写文章,梅花在灯下给他做新的里衣,一针一线无不用心,祁翰抬头看着妻子,眉宇间淡淡的忧愁也随之消散。

眼下看来一家子的生活跟从前一般无二,但能进翰林院,只要他好好干,不愁以后过不上更好的日子。

冬日里的天亮的格外的晚,四更天的时候祁翰就醒来了,外面还是漆黑一片,梅花早在前半个时辰就醒来了,早已经给祁翰准备好了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