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武举人

楚蓠叹了口气。

不知过了多久,两皇子哭累了,终于停了。

吃完中饭后,李星尘前往御书房。

随着东瀛纳入大魏,他知道大魏越发众矢之的,恐怕距离天下诸国讨伐不远了。

当今的大魏,猛将如云,但都是老一辈,没什么新鲜血液,这有碍国之发展。

他在想当前有科举,是否应当创建武举,来纳入新鲜血液?

天下那么大,有不少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士,把他们收录朝廷、收为己用,将是一支强大的力量,这也是巩固人才的手段,更是弱化世家的筹码。

尽管他先前做了一系列措施,慢慢弱化了世家,但还是不够。

当然,他并不是为了弱化世家才想开创武举,纯粹是要收拢天下人才为己用。

当天下午,他把宰相等人喊来商议。

“开创武举?”宰相拧眉,“陛下,您是觉得龙虎将军他们不行了吗?这会让诸多将军不满的。”

武举就是选武状元。

文状元是从六品,相对应,武状元不也是这品阶吗?

六品将军和文状元的六品不一样,前者是荣耀,哪怕六品官职不高,权力小,那也是普通战士在战场上以命才能换来的军功。

而武状元轻轻松松就能得到普通将士以命相搏而来的荣耀,谁没有意见?

李星尘明白宰相所说,他们的不满是觉得职位太高。

奇怪,文官都能接受文状元,反之就不行了?

文武一视同仁,各凭本事,科举需要文采,参加的人比不上武状元。

六品武状元是实权人物,绝对能迎来不少人竞争,至少比科举人数要多。

宰相叹了口气,“陛下,武将心思狭隘,又鲁莽,是不会懂朝廷政事的…”

其他文官下意识点头。

文武大臣一向彼此看不起,就像此刻,宰相隐晦表达文官包容性强,而武官心思狭隘。

李星尘摆手,“朕另有打算。”

意思已经很明显,同时他也看出来文武相轻,互相鄙视。

但之前,他都不知道宰相也轻武,今天看到了,有点跌眼镜。

“陛下慎重。”宰相拱手道,“为官者需要德行,科举来的都是读书人,德行不必多说,臣等都很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