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织女迈着轻盈的步伐,在宽大的衣袍间穿梭,她道:“我最近的作品都在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就直接发问吧。”她慷慨极了,“若在针法上有什么问题,我也可以解答一二,但先说好,如果你们问的针法我不懂,可不要笑话我。”

太直白了!

协会的大师们何曾受到过此种接待?协会协会,也算是大半个官方组织,他们哪次出去学习,不是有人带着?学习都是流程化的,接待、致辞、ppt介绍、最后参观,偶尔能见到国宝级的刺绣大师,但大师一般都很有个性,要不然就是实干家,埋头做事,不善言辞,要不然就是很有几分才气,却有些恃才傲物。

织女的“漫谈式”授课,众人第一次见到。

到底是年轻人啊。

有位四五十上下的会员谨慎道:“若我们的问题涉及到不常见的针法……”

对刺绣大师来说,针法才是命根子,苏绣常见的针法所有人都会,但家传针法和自创针法,即使拿出来,那都要先出申请专利。

织女所用针法中,有不少都是他们没有见过的。

织女声音轻快,她道:“没问题,有不会的可以直接问我,我能现场演示。”她狡黠地眨眨眼睛道,“我独家的针法你们若感兴趣,也能学学。”

江虹飞是滴水不漏的商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他虽心生敬佩,却不会不设防,在确定刺绣协会的老师要来寻织女后,他就找了专业人士,把织女的独门技术都申请了专利。

用织女针不要钱,但使用者却要清楚,自己用的是谁创造的针法。

江虹飞在申请的时候还跟织女解释了一番几年前棒子国和种花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传争端,以告诉她防人之心不可无。

织女性格柔顺,除非涉及专业领域,其他方面都极好说话,再加上她对江虹飞一直怀有崇敬之情,自然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织女的话给协会成员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苏莹梅看着年轻女性晶莹剔透的眼眸,嘴唇颤了颤,说出了劝解的话语:“你还小,不知道这些针法的重要性……”

坏心一点的人听见织女的话定会顺水推舟向上爬,但她不一样,在苏莹梅眼中织女同自己女儿差不多大,见她做出蠢事,她这做母亲的总忍不住帮着教她两句,免得织女小小年纪因不设防而吃亏。

她可以说是难得的好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