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页

所以他立即转口道:“我想比利时的银行家们可以给贵国提供贷款,那么我们大英帝国的银行家自然也是有足够的实力融资贷款给贵国的!”

赵东云道:“我一直都是欢迎外资进入国内市场,不管是用于投资还是借贷给我国政府,我个人历来都是保持欢迎态度的!只是按照贵国前几天提交的贷款方案,上面的条件是我国难以接受!”

朱尔典自然知道赵东云难以接受的条件是什么,因为那些条件就是他亲自拟定的!

抛开那个所谓的四国银行团不谈,英国和中国私底下接触的借款谈判中,英国方面表示可以提供至少一千五百万英镑的善后借款,请注意这个善后借款并没有限定用途,只是要求用该批款项进口物资的话,必须从英国指定的洋行进口,优先购买英国生产的产品,此举就是为了避免中国人拿着英国人的钱去购买德国人的大炮。

利息也不算高,英国人方面提出可以九折交付,利息五厘,可分三十年偿还。这个交付折扣和利息算得上是比较优惠了。

然而后面却是还附带了一连串的条款,中国必须宣布不干涉西藏内政并不在藏地驻兵、把津浦铁路、陇海铁路交由英国修筑,贷款所需的抵押由中国全国之盐政、剩余关税以及奉天、山东、河南两省的地方财政收入作为抵押,英国要往上述三省派遣正式官员,以监管税款的收支情况,英国要和中国联合成立新的盐政管理机构,并由英国方面指定总办,会办中方和英方各派一员。

其中的任何一条赵东云要是敢答应,第二天他就会成为万夫所指的卖国贼,然后被别人赶下台,下场绝对不会比称帝后的袁世凯好多少。

不客气地说,英国人在列强提出的贷款条件里头,是最苛刻的一个,相对于仅仅要求盐政和关税抵押的美国人来说,英国人毫无疑问是狮子大开口。

所以双方在过去的小半个月里预期说私底下在谈,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实际性的谈判,是进展最慢的一方。

作为拟定这些谈判要求的朱尔典,自然也是知道,自己提出的条件大多都是没有什么希望达成的,本来是想着继续拖,拖到明年的话,估计赵东云的财政情况就会更加紧张,到时候害怕他赵东云不就范?

然而没有想到赵东云在过去的半年里筹钱的能力真的超过了他的想象之外,这发行爱国债券,跑到巴黎伦敦的金融市场进行私募,这种私募虽然没有英国的官方以及那些大银行担保,这发行量不可能太大,但是具有冒险精神的资本家也不少,所以还是让赵东云在巴黎和伦敦市场上募集了五百万圆的资金。

现在又加上比利时那边提供的一笔两百英镑的贷款,这全部加起来的话,苏系在过去一年里,通过债券发行或者直接贷款,凑集的自己已经是超过了五千万华圆,再加上苏系在已控制地区的财政收入,实际上1907年阶段的苏系财政虽然缺口很大,赤字惊人,但是依旧维持了正常的运转和战争的持续进行。

尤其是这一笔比利时提供的两百万英镑,至少也能够让苏系熬过三四个月的时间,有了这三四个月,谁又能够保证到时候奉军会不会一鼓作气拿下了江南和浙江等地区呢?

而等苏系掌控了江南和浙江这些地区后,他还借个屁的钱啊,人家在江南转一圈,就算弄不到上亿圆但是几千万那是妥妥的。

到时候咬咬牙也能够撑到统一中国了,这样一来那些外国银行家还怎么赚中国的利息啊!虽然英国和美国这些国家提出了各种各样苛刻的贷款条件,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他们还是想要把钱借给赵东云的赚利息的,要不然也不会一直谈着了。

所以朱尔典一得知中国又弄到一笔款子后,就是有些坐不住了,这才有了今天的西苑瀛台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