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页

而方壁永预料的差不多,数天后,赵东云就是从把曹锟从河南召回述职,曹锟乘坐火车抵京后和赵东云面谈后,铨叙处就是正式宣布,将任命曹锟为第十五师的首任师长。

同时任命原战略处处长李想少将为第三十旅旅长,以及任命1906届的进修生张朝成上校为第十五师的首任参谋长。

师长、参谋长、两个旅长就代表着第十五师的指挥层已经到位,而接下来就是等待成军南下作战了。

第380章 渡江作战方案(一)

当苏系进行着休整补充,陆续把南下的主力部队恢复往日的满编制,补充大量火炮、机枪等军械,也开始在江北诸多军事仓库囤积大量弹药。

不同于在河南的部队,可以直接依靠京汉铁路获得便利的补给,位于江北作战的奉军部队却是受困于距离过远,缺乏铁路运输、水运也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实际上奉军位于江北的部队越往南下,部队所能够获得的补给就越困难。

目前江北方向的部队中,苏北方向的部队之补给主要依靠京杭大运河、海运,其中的海运也不是说直接用船只运输到金陵、扬州等长江沿岸城市,而是只能运输到江北的一些沿海小港口,然后再通过陆路或者河运运抵前线。这个主要是因为长江沿线的多个重要炮台还被皖系控制着,其中的淞沪炮台、江阴炮台更是直接把苏系控制下的海军部门拦在了长江口外。

虽说这些炮台的火炮也老旧不堪,但关键是苏系掌控的海军也不咋地啊,就那么几艘军舰根本就不敢冒险进入狭窄的长江和炮台硬碰硬。

海军要想进入长江,首先就得拔掉淞沪炮台、江阴炮台这两个大钉子,要不然的话不太可能大规模进入长江。

基于此,位于苏北的部队要获得补给,实际上非常麻烦!

皖北那边的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目前皖北的第一军所需的补给,已经完全依赖汝安补给线供应,这条补给线虽然已经不存在大规模的敌军威胁,可以保证基本的安全,但是弯弯折折,陆上距离高达四百多公里。

为此不仅仅第一军司令部组织了大批后勤部队进行运输,军需部为了维持这条补给线的运转,在当地征发了超过十万人的民夫。

为了供应皖北、苏北这两个方向的部队作战所需,苏系在豫南、皖北、苏北三地雇佣、征发的民夫就超过三十万人,这还不包括铁路运输、海运、徐州以北的运河运输呢。

基本上,需要三个民夫才能够供应一名士兵在前线作战。

后勤的庞大压力也是导致去年十二月奉军拿下滁州,皖北大部分地区,进抵金陵、安庆后主动停止大规模攻势的主要原因。

不是奉军已经伤亡惨重打不下去了,而是前线部队实在是已经打光了所有的炮弹和子弹,只能是原地休整等待后方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