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页

这样一来,太多部队直接轻装反而不是什么好事情。

基于这种考虑,所以第九师才只安排了第十七旅一部渡江,而第十七旅渡江后受限于弹药缺乏的因素,更考虑到继续深入南岸内陆的话,将会得不到己方炮兵火力的支援,毕竟第四军并没有辖一百毫米的加农炮,奉军里的两个重炮营一个在安庆,一个在金陵。第四军所有的只是常见的七十五毫米野战炮,虽然型号有些区别,但是大体上射程都在八千米上下。

这样的射程也就决定了即使奉军的炮兵直接在江边架设阵地,但是隔了个好几千米宽的长江后,奉军炮兵部队所能够支援的距离也是相当有限。

所以第十七旅,尤其是第三十三团虽然在渡江后迅速发起进攻,以抢占多个战术要点,但是他们的活动范围还是只限于登陆点五公里的范围,而抢占上述范围的战术要点后,他们就是没有继续前进了,而是一个个奉军士兵都是挥舞起了工兵铲,然后开始挖掘战壕,构筑机枪阵地。

他们要在这里把可能增援而来的皖军两江第七师或者其他皖军部队都阻挡下来!

只要第十七旅能够把皖军的反攻部队挡下来,那么特遣工程团就能够继续施工并把浮桥架设起来,一旦浮桥架设完毕,那么第四军的主力部队就会立马过江,届时骑兵、炮兵以及大量的弹药辎重都会过江,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才能够说第四军的渡江已经成功。

而现在虽然第十七旅已经过去了一个第三十三团,但是远远说不上什么渡江计划已经成功了!

奉军如此准备着,而皖军也没有让他们太过失望,仅仅是数个小时后,中午一点钟,方庆坤就是从他的望远镜里看见了从北方而来的大批皖军部队!

第390章 拖延和激战

苏系第四军的渡江登陆地点为和州对岸的当涂县东部的马鞍山正北约两公里处,登陆后奉军第十七旅向西南方向扩展了五公里纵深后,那么预期拦截皖军的作战范围大约就是后世的马鞍山市一带。

而观皖军在这一片地区的兵力部署呢,皖军在当涂部署的乃是一整个两江陆军第七师,当然了一个上万人的两江陆军第七师不可能扎堆都躲在当涂县城里头,而是沿着长江分散部署,构成了一条长达二十多公里的长江防线。

在这条当涂防线上,其中重点布防的地区有当涂县城,在这里有着两江陆军第十四旅一整个旅以及炮兵团等部队,乃是皖军在当涂方向的重点驻防区域,不仅仅严防奉军利用江心洲直接登陆当涂,同时这个第十四旅以及炮兵等部队也是当涂防线的主要机动增援部队,一旦发现奉军大规模从其他方向登陆后,这个第十四旅以及炮兵等部队就必须快速行军前往增援,当然了他们的任务也不是说直接打败奉军的渡江不会,因为是个人都知道奉军一旦渡江,那必然是大规模的渡江,渡江兵力可能会达到好几万人。

如此规模的奉军,绝对不是区区一两江第七师能够击败的,甚至连阻拦奉军渡江部队的攻势都很难办到。

那么一旦当奉军在当涂一线登陆后,两江第七师的作用是什么?

一个字:拖!

要求不高,只要两江陆军第七师能够把奉军的渡江部队拖到两天以上,那么从芜湖、金陵东西两个方向紧急增援而来的部队就能够初步抵达,如果能够拖到三天以上,那么皖军主力之中央陆军第二混成旅、第四师就能够相继抵达,到时候随着皖军主力的抵挡,段祺瑞就有把握把奉军的进攻势头给阻挡下来了,当然了,这只是段祺瑞的保守估计。他的内心里还是想要一举在长江南岸歼灭奉军渡江部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