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页

然而福厂采用进口tnt然后自行生产的75毫米炮弹给予奉军的价格为三十五圆一枚,这个价格虽然还有所偏高,但是比直接进口还是便宜很多。

如果说采用福元机器厂自行生产的苦味酸作为装药,其一枚的七十五毫米炮弹价格只要二十五元。

尽管苦味酸作为装药的炮弹存在应用上的一些风险,但是巨大的价格差距依旧让奉军大量采购并应用这种炮弹。

毕竟采用进口tnt作为装药的炮弹虽然好用,但是价格太贵,苦味酸作为装药的炮弹虽然用起来不方便而且还很危险,但是胜在便宜啊。

去年年底以来,奉军就是广泛采购苦味酸作为装药的炮弹了,尤其是在七十五毫米身管火炮上,至于说迫击炮“炮弹嘛,为了进一步保持炮弹的低成本,八十和六十毫米的迫击炮还是继续使用黑火药,而一百二十毫米的迫击炮为了获得更大的威力,则是使用比较昂贵的苦味酸炮弹。

毕竟一百二十毫米的迫击炮最为关键的就是威力,其他的什么射程,机动性和精度都是渣的要死的,如果说连威力都上不去,那么这款大口径的迫击炮也就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至于tnt炮弹还是那句话,用不起。

目前大规模使用tnt炮弹的火炮,只有奉军里的那些少一百毫米加农炮,反正这些加农炮也不多,而且价格昂贵,就和好马就要配好鞍一样,既然那么贵的一百毫米加农炮都买了,区区几个炮弹钱赵东云还是舍得的。

以向德国进口,福厂自产的火炮为主,就是构成了目前奉军的主要火炮群,当然和其他武器一样,其中也存在了大量其他型号的火炮,比如说缴获,早期采购的日造三十年式野战炮,过山炮,甚至还有少量来自早年汉阳兵工厂生产的五十七毫米过山炮以及江南制造局生产的75毫米野战炮以及俄国人的76毫米野战炮甚至是那些老式的架退炮。

基本上目前中国能够找到的火炮型号,奉军里头都有,就是数量多少的问题。

至于说什么统一火炮型号,简化后勤之类的事,等赵东云统一中国,不差钱的时候再说吧,现在,只要是能用的火炮奉军都要。

各种型号,来源负责的数百门火炮就是构成了目前奉军的主要身管火炮群,而这些火炮给予了金陵战役里的奉军有力的火炮支援。

每天成片的火炮落在对面的皖军阵地上,都能够造成对面敌军以及平民的大量伤亡,而这种情况在皖军撤退到金陵城区的时候更为明显,无数的炮弹落进金陵城区,给皖军造成伤亡的同时,实际上死伤的平民更多。

这年头的奉军打仗的时候可不怎么顾忌平民的伤亡,奉军的炮兵指挥官们发起炮击的时候,从来就不考虑炮弹会不会落进平民当中。

战争时期的普通百姓,永远都是最为凄惨的,持续多时的金陵战役给奉皖双军造成了上万人伤亡的同时,却是给当地的普通民众造成了超过十万人的伤亡。

为了躲避战火,无数的金陵以及周边的民众拖家带口离开家园,然后前往上海、杭州甚至渡江北上江北等地区,他们不管往哪里走,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离开战场,有多远就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