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页

汉魏文魁[校对版] 赤军 2538 字 2022-10-20

二人曾经跟随袁谭,在青州驻守过一段时间。袁谭虽然倨傲,看在二人皆父亲麾下长年战将的份儿上,平日乃以平礼相待,加上他御下极为宽松,故此二将在青州咨行不法,圈占田土,抢掠民众,小日子过得挺舒坦。可是等到被调回冀州,突然发现顶头上司不再是虽然治军甚严,却也极为公平的沮授,而换成了眼高于顶,却又统御无方的郭图。郭图自诩颍川大族,对于出身不高,而又散漫惯了的吕氏兄弟常加责罚,二人怀恨已久。

当下听了兄弟的话,吕旷沉吟少顷,提出异议:“闻袁青州为臧霸所破,退守济水,往投青州,安可长久?”吕翔笑道:“与其遇曹司空,不如遇臧宣高。大将军若能保守河北,即袁青州败退而归,亦不失为嗣子也;大将军若不能保河北,青、冀谁属,与我等何干?若情势不妙,不如降曹,可保富贵也。”

吕旷一拍大腿,说行,那咱们就打城东去,不管赢还是输,拉着兵就先去投袁谭,再瞧瞧有没有门路归降曹操。

围攻邺东的,本来是曹洪和徐晃,但是根据计划,曹洪必须率领主力悄悄地撤出营垒,前往西方去对战袁绍。剩下徐晃麾下三千来人,想要伪装攻城都颇为困难,更别说分兵防御后方了。

徐公明筹思良久,乃得一计,他扎了无数草人立在营前,仿佛是后备队,而把兵力分成五部分,每部五百余人,推着轒辒,缓缓而前,待抵城下,即架起云梯来,但是并不奋力攀爬,候一两梯被焚,便即后退,再换下一队。在城上看来,当面之将或者谨慎,或者胆怯,攻势不猛,尽可抵御得住——就不会怀疑对面兵力不足啦。

正当他立马阵中,指挥着攻城呢,突然部曲来报,说诸葛亮求见。徐晃知道这个诸葛亮,虽为白身,却是侍中是勋的弟子,当下不敢怠慢,连声唤“请”。诸葛孔明来至他的马前,先致了礼,然后直截了当地说道:“家师曾言,袁军或将以游骑向我,今将军尽起营中兵马,伪作攻城,倘游骑到来,将如何处?请将军三思。”

徐晃说我也没办法啊,手里的兵实在太少啦,不可能既正面攻城,又背后御敌——“况敌游骑来,必攻城南,我城东无虞也。”

诸葛亮是个极其谨慎的性格,急忙奉劝徐晃,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袁军真来打城东呢,怎么办?咱们就跟这儿等死不成吗?徐晃有点儿不耐烦了,随口便问:“难道卿有妙计,可前后御敌否?”

诸葛亮一摊手,说我没啥妙计,我只是觉得不必要装模作样地攻城,那就可以腾出兵力来,专心防备后路啦。徐晃冷笑道:“若不攻城,设审配开门杀出,如何处?”

诸葛亮微微而笑:“袁军游骑若来,我即攻城,审配亦将出而相应也。其游骑若不来,审配必不出城——攻之何为?”所以伪做攻城之势,是为了引诱在污城的袁绍本部前来救援,可是如今袁绍也已经动了,曹操也杀过去对战了,咱们还攻的什么城啊。难道装模作样攻城,就能使城中的审配有所顾忌,不敢出战吗?万一袁军游骑到了咱们身后,不管你是攻是守,审配都肯定会出来的呀。

徐晃听他所言有理,表情这才变得略微和缓了一些,但随即又沉下脸来,捻须不语。诸葛亮说我明白,您是既怕面向邺城,则后背遭到袁军游骑的袭击,又怕专心防御袁军游骑,等审配开城杀出后难以抵御——兵力就这么多,故而“事难两全者也”。不过现在咱们面前是城墙,要是背后遇袭,那彻底的无路可走;倘若背对城墙,多少还有逃跑……不,转进的机会。故此我认为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身后为好。

徐晃筹思少顷,对诸葛亮说,这么着吧,我停止攻城,转身去防袁氏游军,你把所有的抛石车都推出来,朝着城上,有多少弹药就发多少弹药,以牵制审配。

诸葛亮应命而去,随即就下令把营中剩余的抛石车,除了两具还在维修,拆开了并未装上外,全都推了出来。曹操的本营本在城东,所以是勋也随之安帐,这一日分出城东、城南各十二具抛石车来助攻,所以诸葛亮尽出存货,总共集结了二十二具抛石车,各类弹药也全都运至附近。

兵卒们过来询问,咱这礟是瞄城上啊,还是瞄城壕啊?诸葛亮登上高橹眺望了好一会儿,然后又取纸笔来计算了好一会儿,这才定计——“发火药球,尽取吊桥!”

当时的大中型城池,各门外皆设吊桥,用以阻敌,但是作用并不算大,反而限制了守军的行动。宋代陈规在《守城录》中便说:“城门外壕上,旧制多设钓桥(吊桥),本以防备奔冲,遇有寇至,拽启钓桥,攻者不可越壕而来。殊不知正碍城内出兵。若放下钓桥,然后出兵,则城外必须先见,得以为备;若兵已出复拽起桥板,则缓急难于退却,苟为敌所逼逐,往往溺于壕中。此钓桥有害无益明矣。止可先于门前施机械,使敌必不能入。拆去钓桥,只用实桥,城内军马进退皆便;外人皆惧城内出兵,昼夜不敢自安。”

当然啦,诸葛亮是未曾穿越去后世,读过《守城录》的,是勋虽然略知一二,也还没来得及传授给诸葛亮。但这不妨碍诸葛亮通过思考,意识到破坏吊桥,将能阻碍守兵出城来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