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夺爵(上)

桃灼生春 看泉听风 1773 字 3个月前

初秋的京城是一年中最好的天气,天气不冷不热,道路两旁的香樟树绿叶成荫,地上的青石板被水冲刷的干干净净,几乎看不到半点灰尘。</p>

“这京城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你们这是赶上好日子了。”巷口的老人悠然坐在一棵大枣树下,轻轻摇晃着身下的摇椅,对围在枣树玩耍的孩子们讲古。</p>

老人眯着老眼,想起了自己年轻时,不对,那会他也不年轻了,也有三十了,自家长孙就是在那一年出生的。那会前朝末帝还在位,京城一天比一天乱,大量流民流窜到京城,各地的节度使入京城就跟进自家后花园一样随意。</p>

那会大家都在担心京城会乱,这天就要变了。他当时抱着刚出生的小孙子想,这小子太倒霉了,居然轮上这时候出生,应该是熬不到长大了。</p>

也是老者心狠,实在是世道太乱,连大人都没把握能活下去,更何况是小孩子呢就在绝望的时候,圣人入京了那会圣人还是太子爷呢,老者摸着胡须,他是见过圣人当太子那会,那相貌可真是天人下凡啊</p>

老者身边孩子们都不耐烦听老人讲了无数遍的故事,这些故事他们早听腻了。这些孩子都是前几年出生的,长在了好时候,出生就不愁吃喝,无忧无虑,他们就没遇到过不好的事,哪里能跟老者共情</p>

老者轻叹一声,支起拐杖慢慢地往面馆走去,他每天中午都要去面馆吃碗面,这都成了他习惯了。他其实年纪也不大,今年也就六十,不过常年的操劳让他过早衰老,他已经算幸运的,跟他同年的不少老家伙都走了。</p>

“老孙过来吃面呢”面馆的老板熟稔的招呼着老者,手下不停地揉面甩面。</p>

老孙“哎”了一声,“老规矩。”</p>

“好嘞”老板痛快的应了一声,飞快地给他下了一碗阳春面。</p>

老孙端起碗先喝了一口汤,然后正要吃面,就听邻桌有人叹气说“话说沈太傅一生英明,怎么就这两个败家子”</p>

老孙吃面的手不由一顿,他抬头问邻桌“沈太傅两个儿子怎么了”京城人谁不知道沈太傅虽说沈太傅有爵位,是秦国公,可大家还是更习惯叫他沈太傅,毕竟这是前朝就传下来的名号。</p>

沈太傅这辈子历经两朝八代,生荣死哀,也算是达到人臣极致了,可要说有什么遗憾就是没个站得起来的儿子吧沈太傅那两个儿子就没一个像沈太傅的。</p>

年轻那会,两人被沈太傅拘束着不许闹事,大家只知道沈太傅有儿有女,长女还是当时的太子妃,现在的沈皇后,没人关注沈太傅两个儿子,可随着两年前沈太傅去世,这两个儿子好像一下成了众人茶余饭后的焦点,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爆出些事来。</p>

“沈太傅的大儿子孝期让侍妾生了个儿子,他自知自己做得不对,居然想把儿子当孙子养,非说这孩子是自己儿子养的,他儿媳妇不服气,去宫里找皇后告状,皇后被两个弟弟气病了。”</p>

“哎呦”邻桌的人说话,饭馆里众人皆哗然,纷纷关心地问“皇后没事吧”要说京城百姓最惦记的就是太子妃了,虽说太子妃已经当了好几年的皇后,可有些老人说起沈皇后时还是顺口叫太子妃,叫了几十年都叫惯了。</p>

如果说当朝圣人是英明神武的话,那太子妃就是真爱民如子,就跟观音菩萨那般照顾着大家。这些年京城开办的学堂、技术学校、药堂、孤慈院都是太子妃让人弄出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