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方孝儒

胡长安听罢,不由微微叹了口气。

这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肯定不是决定性因素。

为了巩固统治,大力宣扬儒家思想的确没错。

可要是统治者自己都被儒家思想忽悠了,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从小只接受正统儒家思想,也难怪建文帝登基后做事颠三倒四,为了大义之名,要面子不要里子。

胡长安这声叹气虽轻微,可却正巧赶上了男子说话的空档。

叹气声在安静的环境下,显得尤其刺耳。

“什么人在外面?”男子紧张的疾步走向门外,想看看是谁在外面。

这可是堂堂皇子们的教室,要是有外人惊扰了皇子读书,男子必定是难辞其咎。

转出门,男子看到了身穿整洁常服的胡长安,不由大大松了口气。

还好,不是什么奇怪的人。

男子见状,大方的行礼道:“本人是太子太傅,翰林学士方孝儒,不知阁下名讳?”

胡长安被撞破旁听,也是略有尴尬。

不过当男子报出自己的名字时,胡长安不禁大为震撼。

原来,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忠臣方孝儒啊。

方孝儒也是后世辅佐建文帝的重要人物。

在建文帝听从齐泰和黄子澄的建议削藩后,燕王朱棣第一个不服,仗着兵强马壮起兵造反。

当时,朝廷讨伐燕王所用的诏令和檄文,就都是出自方孝儒之手。

当燕王大军攻破应天城后,燕王朱棣第一个想到劝降的,就是方孝儒。

毕竟在当时,方孝儒可是当之无愧的天下文坛第一人,士大夫之首。

就连燕王朱棣的谋士姚广孝,也曾劝过燕王不要杀方孝儒。

因为方孝儒一旦被杀,天下的读书人种子就灭绝了。

正是因为方孝儒在当时的影响力之大,燕王朱棣甚至亲自三番五次劝降方孝儒,还想要方孝儒起草即位诏书,以达到名正言顺的目的。

可是,方孝儒没有屈服,只是为建文帝身着孝衣,怒斥朱棣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