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佃农

胡长安直接把自己的疑问讲给了老农听。

而老农听罢,也是笑呵呵的回道:“年轻人,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

“身为蓝家的佃农,我们怎么还要听官府的话?”

“我们又不向官府交税,我们的税是直接交给蓝家主家的。”

什么?

身为大户人家的佃农,竟然不用向官府交税?!

胡长安立马想到了里面的关窍。

要是这种人越来越多,那大明岂不就要名存实亡了么?

官府对基层民众的控制力,无非是通过税收和徭役两部分来实现的。

民众有交税和负担徭役的义务,而官府则负责在灾年赈济百姓,集众人之力修建必要的基础设施。

这也是王朝存在的最基本的基石。

可是眼下这些农人却说,他们不需要向官府交税,而是只需要向蓝家交税?

这样一来,岂不是庇护他们的,就从官府变成了蓝家?

那蓝家,也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迷你的国中国了。

这样的国中国,变相的蚕食了大明的国土。

而大明最后的覆灭,也和这些豪强们脱不开干系。

在大明,皇家宗室子弟和官员家里,是根本不用交税的。

不仅不用交税,他们还占据了大量的良田,手下有数不尽的奴仆为他们种田。

所以在明朝后期,国家根本收不上税。

毕竟最好的田地已经被占领了,能够收税的也只有薄田几亩,再怎么搜刮也只能刮下一层油皮来。

国库空虚,一些该做的自然就不能做了。

后期的大明,甚至连军饷都供应不上。

这收关的士兵既没吃的也没穿的,自然是比不过兵强马壮的女真士兵。

没想到在明初,这种现象就已经存在了。

胡长安不禁握紧了拳头。

看来这溧水县的事情,不好办啊。

不过蓝家这么稀有的姓,难道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