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

透过狭小的飞行头盔的视窗,安德烈看着地平线快速后退,接着,他拉起操作杆,前面的机轮抬起,继续滑跑了两秒之后,战机忽然一轻,离开了跑道。

尾部喷出的气流,在天空中划出了一条线,紧跟着前面的二大队的气流,安德烈在爬升中加速。

这款改进型的战机,同时换装了比米格-25更大的发动机,可以发现爬升能力比原型有一定的提高,虽然是最后起飞,安德烈还是很快追上了前面的二大队,加入了编队之中。

第16章 下视下射

爬升!不停地爬升!很快,气流就看不到了,此时已经进入了平流层。

飞,继续向高处飞行!更高,更快!就是这个时代的战机设计师追求的目标!

随着不断的爬高,安德烈的心中也开始有些澎湃,前面的高度计,已经达到了两万四千米的高度!

现在,全世界的战斗机,只有米格25能够达到这种高度!除了sr-71!当然,如果美国人硬说黑鸟也算战斗机的话。

轻轻地向前推操作杆,安德烈拉平了飞机,耳机里传来了地面cgi的声音:“注意,航向240,24马赫巡航。”

“收到。”耳机里传来二大队的队长的回答:“航向240速度24”

压操作杆,战机在空中划出一条弧线,向着地面引导的方向飞去。

苏联国土防空军,标准的拦截战术就是在地面引导下进行的,安德烈跟着自己的前面的四机编队,压坡度转向,同时继续提高自己的速度。

在这个高度上,空气阻力相当小,尾部两台发动机喷出炽热的尾焰,推动着战机继续加速。随着圆锥状的音爆云的出现,战机很快就刺破了音爆云,进入了超音速巡航。

加速的过程很短暂,也很漫长,当前面绿色的仪表盘上的马赫表的指针指向24马赫的时候,安德烈稍稍收了点油门,战机以24马赫的速度上稳定飞行。

座舱内的温度不断升高,握着驾驶杆的手都开始出汗,安德烈呼吸着呼吸器送来的氧气,开始用手指扳动前面的雷达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