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页

这几乎是肯定的,毕竟这款雷达的研发,就有一部分是苏联的人员,研发成功,苏联也就会同步地掌握技术,只是苏联国内的加工水平不足,如果在苏联国内生产,那就需要引进机械加工设备了。到时候怎么去成本核算,利润什么的,就不是安德烈能操心的了。

而且,苏维埃的未来战机,雷达系统绝对不能靠岛国的工厂,万一岛国人留什么坏心眼,到时候会坑了苏联航空兵的。

“三菱重工在相控阵雷达的研制上,也相当先进,他们正在攻克主动相控阵雷达的tr组件的难关。”格里申说道:“我们也加入进来,争取早日研制出更先进的主动相控阵雷达来。”

虽然苏联已经有了机载的相控阵雷达,但是那是靠铁氧体移相器的被动相控阵雷达,新式的主动相控阵雷达,才是未来的方向!在这方面,岛国有技术的前瞻性,在苏联专家的配合下,共同攻克技术难关。

“我们出了对雷达的研制在孜孜不倦地进行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团队,在研究f-15战机的发动机。”大桥荣太郎说道:“只是,f-15的发动机现在也不成熟,面临太多的问题,上次就是因为发动机故障,导致了美国飞机大面积的停飞。”

发动机!其实,苏联对发动机的追求,没有航电这么迫切,因为苏联在发动机研制方面并不落伍,但是,苏联发动机的技术还是有缺陷的,比如使用寿命,就远远地达不到西方的水平。研究西方的发动机,对苏联掌握更前沿的发动机技术,还是有帮助的。

就是f100发动机,现在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可靠性的问题,上次如果不是因为f-15大面积的停飞,美国人绝对没那么容易认输!

等等,发动机,航电,这些技术如果岛国人都攻克了,还有剩下的一个机体,那就意味着岛国拥有自主研制和生产战机的能力了?想到这里,安德烈顿时心中一警。

虽然现在要利用岛国的技术,但是,绝对不能将岛国培养成一个军事大国了!

“我们还有一个新的计划。”就在这时,大桥荣太郎说道:“本来我们自卫队的下一代的战机是f-15,但是现在,恐怕是要计划泡汤了,我们需要一款新的战机,来应对未来的冲突。”

第315章 出口米格23和米格25

三菱重工是岛国的重要军工企业,虽然在后世,生产的武器装备,数量很少,而且价格昂贵,这些都是因为法规限制造成的,岛国作为战败国,只允许拥有自卫的能力,自卫队的规模有限,同时,生产的武器只能自用,又不能出口,当然会导致成本飙升,其实,如果三菱重工开足马力生产的话,武器装备就跟下饺子一样,可以快速地从生产线上下来,同时,大量生产,成本也可以降下来。

现在,虽然岛国已经开始由共产党执政,政治立场也是倾向于苏联的,但是,依旧要对这个国家保持警惕,当初怎么赶走美国人的,可能会有同样的下场落在苏联身上,这一点不能不防。

不过,撇开岛国人,苏联人自己研究,又是不现实的,毕竟,先进的技术在岛国人手里,比如那平板缝隙雷达,苏联工程师即使是知道原理,也无法实现,没有加工能力!而岛国人却有。再比如,那些处理器等电子电路,岛国工程师设计起来,自然是更轻车熟路,可以说,现在是苏联的工程师在向岛国学习,没有了老师,是不行的。

“f-15?”听到大桥荣太郎的话,安德烈眉毛一上扬,非常鄙视地说道:“f-15算什么?最近几年来,我们的米格-25战机,不是一直都在压着美国的空军打吗?而且,现在我们的米格-23,在近距格斗中,不是也击落了若干架的f-15吗?这种战机的性能,远远不如我们米格-23和米格-25。岛国的航空自卫队,可以考虑装备我们的这两种战机,怎么样?其中,米格-23甚至可以授权在三菱重工生产。”

后世,米格-25的神话早就破灭了,海湾战争中,米格-25更是被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吊打,其实,在别连科叛逃,这架战机被发现是不锈钢战机之后,光环就褪去了。而现在,米格-25依旧是高悬在西方世界头顶上的一柄利剑!压得西方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