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后面,试题变得更加奇奇怪怪起来。

“如何看待种族歧视——”

“如果有一天经济南迁,你会做些什么——”

“……”“……”

寒门子弟:“……”

有的人看完试题直接选择了弃考,也有的人若有所思,开始提笔答题。

这样来来去去,参与考试的竟然还有不下百人。

一个贡院装不下,谢远便又开辟了几间。

贡院设置隔间,所以他们是做不了弊的。

因为考试时间两天一夜,所以谢远还免费提供了纸张与吃食。

看着那漂亮的溪藤纸,那浓稠的米粥,寒门子弟们眼睛放出了光亮。

这些都是书院里的待遇嘛,竟然还有白面馍馍和这么好吃的咸菜!

不行,为了馍馍,啊不,为了入仕,他们一定要考进去!

时间一到,书童拿着铜锣在贡院前一敲,朗声开口:“时间到,请诸位小郎放下手中纸笔,题名后离开贡院。”

寒门子弟们纷纷放下手中纸笔,离开贡院,去了隔壁山头,谢远专门为他们准备的小山庄休息。

书童收了试卷,交给谢远。

门客们好奇地问谢远如何批改。

谢远微微一笑:“说难不算难,说简单也不算简单,不过需得你等一道帮忙,我一个人看不过来。”

众人:“……”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谢远召集一众门客,当着他们的面演示了一遍糊名易书,然后开口:“如此一来,便可公正校阅改卷。”

门客们恍然大悟。

谢远让祁晏和霍去病挑了一些聪明些的门客,几人一起糊名易书,花了三天时间审阅了卷子,并集合整理出了自己较为满意的几份。

最后是谢远和祁晏总审。

他们看着这四十份试题,挑选出了其中很是不错的一半,揭开名字将这些人召了过来,进行后续的六艺和品行考核。

经过最后的筛选,十个寒门子弟成功从中脱颖而出。

谢远与祁晏立下了榜单,连带着卷题都一道做了副本,贴到书院外的墙壁上供人观看。

榜单出来的那一刻,寒门子弟们十分激动,纷纷前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