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庶民没有粮食纳税,谢远还贴心地补贴了他们税钱,又送了银子。

朝廷见到谢远如此慷慨,便等着谢远自动来送粮食讨好他们。

北方诸王也是这么想的。

只要谢远送粮食过去,他们就可以考虑停战一年。

然并卵。

谢远并没有给朝廷和北方送粮。

这下侨姓世家坐不住了,朝廷和北方诸王也坐不住了。

奶奶的今年整个一年就只有江南一带丰收,还全都是你名下的粮食——你一个人又吃不完,为什么不能拿出来分一点给其他人吃。

也太自私了吧。

侨姓世家几次明里暗里示意谢远送粮食过去,他们日后就少为难谢远一二;

朝廷连连送了几道旨意,还在听说卢仲与谢远交好后,特意派卢仲去让谢远开仓放粮——王太宰放了话,只要谢远开仓放粮,以后的寒门子弟一定可以在建康城内做官。

北方诸王更是派人让大晋朝廷催促谢远放粮,不然他们就要南下攻打大晋了。

这些年大晋入不敷出,除了北伐那次打了胜仗,几乎就没打赢过——这一听到他们要打仗了,朝廷更慌了。

于是派了更多的人去催谢远,甚至放出了威胁的话。

可是有崔氏霍氏护着,还有一个从陇西迁来的李氏和洛氏,四支士族护着谢远,朝廷只能口头威胁一二,也是拿他没有办法。

在越来越多的士族大肆求购米粮后,谢远终于给了回应。

但并没有回应开仓济粮一事,而是将桑田被下毒的事情和证据传了开来,然后又送了一系列的话到建康。

什么意思呢。

其实谢远的意思很简单。

寻常百姓与庶民吃不起饭,他可以免费接济。

但是士族和朝廷,还有北方诸王想要吃粮,就得拿钱来买,还得拿高于市场价格三倍的价格来买。

为什么呢。

因为他本该在夏末收获一批价值连城的丝绸,却因为王太宰指使太原王氏的人暗中破坏,导致他豢养的夏蚕全部被毒死,桑田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他失去了那么多钱,那么从米粮上赚回来没有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