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骂谢远骂的狠了,还惊动了扬州境内各个书院。

书院的人和寒门子弟对着这群姓徐的骂,骂他们好坏不分。

两帮人互喷,十分激烈。

对此,谢远表示没话说,也不想说。

这是个立场的问题。

比如徐太公。

从他们徐氏子弟的角度来看,徐太公为了推翻暴政,推翻这腐败的朝廷,谋划造反,是为了天下太平,是为了大义,是个当仁不让的大英雄;

可从他现在的角度来看,敬佩归敬佩,但这就是造反呀,实锤的造反,和彭城王他们一个性质的造反——他就是有不轨之心的谋逆者。

再比如,在他那个时代的历史中,有个姓岳的名臣。

奉命抗击外敌,被奸佞谋害至死。

后世人人夸他是了不起的民族英雄,夸他当名垂青史。

但也有人骂他坑杀同胞,说他压根不是民族英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后来华夏民族大一统,九州大陆上所有民族是一家。

因为民族融合了,大家都不再分敌我,所以那些曾经被岳将军杀掉的外族人后裔拿这件事情来说道了。

说他导致民族不融合,说他不是民族英雄。

这些敏感的问题,出于每个人的不同立场。

所以没法儿定夺的。

这一天,霍去病问起一个问题:“主公也是看不惯大晋朝廷作风的,为何不让他们推翻大晋,另觅良主?”

他们霍氏忠于中原,不限于忠于大晋。

所以十多年前,三国大乱,他们才会帮助大晋开国。

但如今瞧着,这大晋远不如三国来得好。

“不义以为,现如今的中原,能吃得起几次造反?”谢远放下手中批阅案件的朱砂笔,抬头看向面前的少年。

霍去病愣愣。

对呀,在八王之乱后,中原已是千疮百孔。

朝廷不愿北伐,任由八王占据北方。

而南方各行各业的开采才刚刚起步,百姓人口也是少得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