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页

家人惶恐而退,王导却是余怒未息,摔断的麈尾持在手中,越看越是恼怒,继而扬手砸在了窗棂上。门外侍立者听到这动静,俱是两肩微颤,噤若寒蝉。

良久之后,王导才蓦地一叹,似乎力气又被抽离,颓然坐了回去,口中喃喃:“沈维周,沈维周……我也盼你能大展抱负,攻破虏庭……”

言中不乏萧条,神色则更加苦涩。近来除了往台城去接受丞相任命,王导便一直没有出门,但对于外间的喧闹,他又怎么会不知。今次这一进,薄之者甚多,也让王彬对他更加怨望,乃至于舍家而去。然而只有他自己明白,接受这一任命,他是忍下了怎样的辛酸。

沈氏吴人越见势大,褚翜等人自然不乏忌惮,但如果只是单纯的寻求合作,何必要将他置于这时论非议的位置上?虚位尊之,但却难得实际,心迹可谓晦深,不只是让他身受谤议,更让近来撩起的那些越府旧人对他有所不满。仿佛他们这一场喧闹,只是为了给王导争取一个尊位,更让他时评大伤。

但是,难道他们以为如此便能钳制住自己?太过天真!

第0629章 豹尾封侯

如今的历阳,早非武事独胜,农桑俱废的旧态,单单围绕着镇城四方,便已经兴起了数个规模极大的屯田区。而在更往东的横江附近,更是屯所连绵,一眼都望不到边。

清晨时分,莫豫便早早离开了营舍,拄着一根竹杖,在营垒中悠闲溜达起来。

过往这段时间里,他们这些江州降人,早就跟随大队沿着大江来到了江北历阳。如此大规模、长距离的行军,哪怕是正规军旅都必然会苦累不已,至于降卒们则更是苦不堪言。

是人总要吃饭,更何况是这样的长途跋涉远徙,体力劳损必然会更多。即便是资用充足,也没有对降卒敞开供应的道理。所以这些江州降卒们沿途除了赶路之外,还要负责砍伐竹木、编造木筏、结草作毡、运输麻漆等等,以此才能换取饮食配给。

这样繁重的劳作,加上还要遵守军期赶路,哪怕是一个正常的健康人,都免不了要累瘫累病。所以当这些降卒们到达历阳时,或劳损、或伤病折损千余人。如果不是随军药用医疗充足,几乎要酿生出大规模的疫病。

莫豫早先在鄱阳膝窝中箭,虽然不是什么致命伤,但在这样的行军过程中,不要说实实在在的箭伤,哪怕是寻常磕破跌损都有可能让一个壮力倒毙。然而他不只没死,就连箭伤都在一路上养得差不多,虽然跛了一条腿,行动有所不便,但精力可谓保持的极好。

之所以还能保住一条性命,倒不是莫豫真有什么鬼神庇佑、鸿福齐天,而是因为他家那个婿子莫仲。

早前驻扎在寻阳时,他们这一座营垒发生营啸变故,莫仲因为身为督阵亲兵,因为要拱卫主将,与丈人、舅子失散。那时节荆州军后路掩杀,江州军大溃流散四方,莫仲也是屡屡涉险,但他因为勇力入选督阵,非但没死,反而纠结起了一群溃卒,一路往东流窜而去。

在过了湓城之后,莫仲等人便撞上了沿江而下的豫州军,被豫州军镇抚收编。当时那些江州溃卒早已经没有了编制,莫仲为了寻找丈人他们,沿路招揽不少散卒,结果竟因此而被直接任命为掌管半幢士卒的兵尉。而后这些人又被豫州军驱使,继续往东接应已经攻入鄱阳的东扬军,继而终于在鄱阳大湖之畔侥幸与丈人他们重逢。

重逢之后,听到婿子讲起离散以来的种种经历,莫豫也真是感慨有加。他乃是生来的老兵户,所历战阵不少,原本还觉得自己实在得天庇佑,所以才能活到今日。可是他这一番幸运跟他家婿子比起来,那也实在是不堪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