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页

“我打算请文学暂时接管合肥,不知文学你可否愿意。”

既然庾翼是那种态度,沈哲子也就不再顾虑其他,直接问向纪友。纪友在多年前便担任近畿县令,且颇有政绩,如今又久在淮南历练,算起资历来也已经不浅。沈哲子对于王愆期那个庐江太守的本职兴趣不大,用纪友接任合肥这个早年的重镇也正合适。

纪友听到这话后便苦笑道:“若能更进一步,我又何尝不想。但未来终究所重在于河洛之间,我若困于合肥一地,反倒有些不安。”

讲到这里,他又指向庾彬说道:“不过我倒觉得,道安应是一个良选。”

庾彬闻言后便忙不迭摆手:“纪文学勿要害我!”

沈哲子这么问,自然是打算将合肥彻底纳入都督府治下,但合肥与历阳之间关系又实在太微妙,庾彬若是去了,说的好听叫还能稍作缓冲调和,但更大可能是两头为难。

“其实、其实阿叔他或是一时迷困,未必不能……不妨趁着眼下便利,稍后请三叔前往规劝?”

庾彬沉吟片刻之后才说道,他实在不愿见家人隔阂越来越深,还是希望能对庾翼稍作争取。

“如此那就麻烦道安去禀告小舅了。”

沈哲子心里算是已经彻底放弃了庾翼,不独只因为当下之事,也因为过往一些风闻,但当着庾彬的面,总不好连尝试都不愿做,因此便点头说道。

说实话,对于庾翼的改变,他心里也是颇感惋惜。他倒不是希望庾家所有人都围绕着他,可问题是眼下局面已经如此明朗,可以说复兴社稷的大局已经铺开,但庾翼却仍对此视而不见,不得不说是种遗憾。

第0999章 兄弟歧途

在都督府上遭到那种待遇,哪怕回到了住所,庾翼仍是愤懑难平,索性也不入室休息,命人大张灯火而后便在院子里引弓夜射。

年过而立,正是一个人经验积累、格局初成,精力最为旺盛的巅峰时期。庾翼正值盛年,久来便怀北伐创功的壮志,因此也是弓马娴熟。

如今胸怀忿气,往常使用不太便利的三石强弓都应扣而开,弦动而矢中,频频引弓而不觉力竭,周遭观者无不哄然叫好。

“丈人尚能射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