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页

毛宝站在刑台上凛然言道,而后便又下令将那些将领们驱赶回竹棚中。将领们虽然仍是怨声连连,但最起码这会儿是明白了眼前这场面仅仅只是虚态诈势而已,只要自己不开口,对方便仍然拿自己没有什么办法。

心内最大恐慌消除,众人才一边低声咒骂着,一边不情愿的返回各自竹棚。这一次内心笃定,就这么眼看着那些书吏低头疾书,偶发讥笑。

时间又这么过去了将近一个时辰,突然场内某人听到旁侧竹棚里传来骚乱的脚步声,他心内一动,眼见对面除了一个低头书写的书吏便再无旁人,便悄悄往边角一动,突然撩开那帷幔一角,却发现里面根本就没有人,可他却分明亲眼见到早前一名宿卫将领行入其中!

有了这一发现,那人心内警兆顿生,刚待要开口喝问,却又陡然记起此前因哗噪喊叫而被斩首的那个倒霉蛋,一时间凉意又生,额头冷汗沁出,整个人都开始变得坐立不安。

与此同时,桓温所坐的那个竹棚后方也响起异声,他回头一看,便见后方布幔已被撩开,数具强弩直指着他,另有一人一边作噤声手势,一边示意他赶紧行出。

一直到了这一步,桓温才意识到这布局真正险恶所在,他已经可以想象,他若拒不行出,很有可能被当场射杀,在不惊动余者的情况下将尸身处理掉,消失于人前之后,书吏所写那些鬼画符便成了他背叛宿卫的招供!

换言之他招或不招已经不重要,对方要求的并不是事实真相,而是一个确凿结果!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桓温便从席中立起,在那几具强弩的胁迫下匆匆行向校场角落一个阁楼中。

阁楼被百数甲士团团保卫住,内中独坐一人正是李充,看到桓温低头行入,李充便开口道:“桓元子,大都督对你很失望。你之生死如何并不足惜,但你父令誉、你弟前程俱在你口笔之间。”

一边说着,他一边指向对面一处书案,书案上摆设着笔墨纸张,意味已经极为明显。

桓温见状后便也不再顽抗,坐入席中抓起笔来,而后望着李充苦笑道:“不知沈大都督需要我写些什么?”

“录你所见,述你所为。”

李充沉声说道:“行事虽然诡变非常,但结果必须凿实服众,我淮南风骨非你能度,写吧。”

第1138章 名臣落幕

五月朔日这一天的朝会,是在一片惶恐肃然的气氛之中开始的。太极殿周围的守卫力量明显加强,而参加朝会的台臣们却还不到正常时期的一半。

尤其梁公沈维周登殿更是行使了虽然早已经得到,但却一次都没有行使过的殊荣剑履上殿。还有另外一桩比较罕见的,那就是甚少于朝会中露面的淮南王司马岳也出现在了这一次的朝会中,跟随着梁公一起登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