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大胜(五)

骁骑天下 咸鱼求翻身 1631 字 2022-11-17

坐在帅位上的梁通知道,营州失陷的消息十有八九就是真的。可是该怎么办呢。

大军随身携带粮草并不多,每隔五天便需要从营州调运一次。如今,营中的粮草不足三日,一但粮草不足的消息传遍军中……

想到这里,梁通压根就不敢继续往下去想,现如今,到底该如何办。

梁通召集了自己的几名心腹,在营中开始商议了起来。

燕国的国土面积本就不大,只有五郡之地。

而且地广人稀,整个燕国也只有四百万人口,军队也不过三十万。

如今,营州失陷,整个燕国便损失了五分之一的土地,四分之一的人口。这绝对不止是伤筋动骨这么简单。

而且,如果自己手中的大军不能返回国内的话,燕国甚至有灭国之危。

正因为如此,为了保住基业,燕帝才愿意与魏国联姻,甚至不惜以营州作为缓冲之地。

如今,应是逆转,这该如何是好啊?

从后方调粮,先不说距离最近的沈州也有八百多里,就是一时之间,也筹集不到足够的粮草啊。

撤军,估计等到大军撤回沈州,估计都饿死了。至于强攻顺州城。

顺州城是座小城,里面不可能有足够的粮食,就算有,魏军也会在破城之日毁去粮草的。

至于劫掠百姓,倒不是于心不忍,只是,不值得。先不说燕国为了养活大军,本就税赋重,民间存量本就不多。

就算是有,也不管用,这里地广人稀,征集的粮草恐怕都不够运输用的。

看着手中的地图,众将想了半天也只想到了三个稍微靠谱一点的计策。

第一条便是大军回师攻打营州。不过营州的防御那是有目共睹的。短期内能攻下的几率不大。

第二条便是挥师攻打平洲,如今魏军主力都集中在燕国境内,平洲,蓟州必然空虚,只要打下其中一座,短期内必然能够筹集到足够的粮食。

不过还是那句话,短期内不知道能否攻陷。

第三条就是集中军中的粮草,全部交由骑兵,诸将率领着骑兵返回沈州。至于步兵,全部丢弃。

众人商议了很久,最后,还是觉得第三条计策最为靠谱。

梁通思虑了良久,还是决定采纳第三条计策。不过,绝不能让魏军好过。

于是乎,梁通召开了军事会议。下令兵分两路,由梁通亲率骑兵,奇袭平洲。

至于步兵,则是继续强攻顺州。不过,由于大军粮草还没有送到。为了不影响大军行动,步兵留下一日的粮草,其余的粮草由骑兵随身携带。

尽管理由很牵强,但是,营中的诸将还是没有反对。至少没有明面上反对。

在场的众人没有一个是傻子,傻子也不可能成为将军。

从营州逃回了不少的溃兵,营州失守的消息也早就传的沸沸扬扬。

在联系梁通的表现,自然也就确定了营州失守的消息。

不过,为了不引起恐慌,梁通还是决定夜间在行军。

当天晚上,梁通便率领着大军离开了顺州城外,向着沈州方向退去。

第二天一早,本该攻城的燕军却停止了攻城。所有遗留下来的将领聚集在帅帐议事。

连续的攻城,让燕军的损失很大。而且这种损失主要集中在了步兵头上。

从营州过来的步兵有差不多有五万人马,如今只有两万不到了。

以现如今的兵马,别说是攻城了,就是想自保都难,别忘了,城内的可都是骑兵啊。

还如何行事,总该有个章程。不过,从主将召集众人议事的行为来看,攻城的决心并不大。

帐内众说纷纭,有的建议落草为寇,有的建议投降。基本上就这两条路。

步兵可不比骑兵,要想从顺州退回沈州,那可是千难万难。

所有人都清楚,目前来说,只有投降一条路可以行得通。但是都没有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