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漠北遇故人,北逃的匈奴(2合一)

秦功 下雨我带刀 5198 字 16天前

连绵起伏的平原土岭、沙丘间,一支支写有‘秦’字黑旗不断飘舞,旗帜之下,浩浩荡荡的衣甲骑卒,正往北方不断行进。

这一幕,别说是被中原将领、士族看见,就是常年与匈奴交易的商贩,哪怕看到眼前的场景,也是要惊讶得怀疑人生。

在北方草原深处,在前往匈奴腹地的路上,居然会有一支秦国铁骑,而且这支铁骑还是孤身直入,前往更北边的腹地。

这怕不是在作死!嫌自己命长!

以往就连游走匈奴之间的中原商贩,也只敢在南边的匈奴疆域交易,北边,几乎没有中原人愿意踏足。

无他。

与匈奴疆域南边不同,越靠北,土地便越贫瘠,特别是眼下这支铁骑途径的地方,乃是一块沙漠之地,虽说地上并非全都是流沙,但一颗颗树木之下,裸露的黄沙泥土,给人的感觉,便是十分贫瘠,毫无生机。

更让中原商贾害怕的是,在没有熟悉之人领路的情况下,不仅容易迷失,而在八九月份,正午与夜幕的气温差距,更远非中原人能单独生存,这还是排除财狼野兽,蛇蝎毒虫。

“大良造,前方匈奴斥候,将士们都已经处理干净,那些匈奴人做梦都想不到我们秦人会来匈奴腹地,故而根本没什么警惕!”

数千秦骑前方,一望无际的荒原上,季恒与阿坎二人,骑马带着几名将士,在尘土飞扬间,迅速的赶到白衍面前,随后拱手对着白衍禀报。

说话间,伴随着的季恒那轻松笑意,一旁阿坎的战马上,还挂着两颗血淋淋的人头,而阿坎那年纪轻轻的脸颊上,也能看到少许血迹,尚未风干。

显然阿坎不仅仅亲手杀人,还杀了不少。

“别大意!快要穿过大漠,前方有一块小湖泊,让将士们在前方好生休整,给马儿饮水,把所带的干粮拿出来饱腹,等夺下狼居胥山,还要前往东边,去东胡部族!”

白衍听到季恒的话,轻声嘱咐道,随后对着秦绥嘱咐,大军在前方休整。

“诺!”

秦绥拱手接令,看向白衍的眼神,没有丝毫质疑。

此刻,不仅仅是秦绥,就是季恒与其他所有将士,乃至是阿坎,看向白衍的眼神,都奉若神明,而这一切的缘由,便是这一路走来,途径每一条水源、每一个匈奴补给的位置,就连每一个有匈奴看守的地方,白衍都说得只字不差。

别说秦绥、季恒这些中原秦人,就算阿坎这个匈奴人,都一脸错愕。

谁都不知道白衍是怎么做到的,但一路走来,在所有人的目光中,所有一切似乎都在白衍的掌控之下。

连身为铁鹰锐士将领的秦绥、季恒,都慢慢的体会到,数十年前,那些老秦人看向白起的感觉,尊崇、敬仰之余,又带着深深的好奇与疑惑,当年老秦人谁都不明白,为何白起逢战必‘料敌先知’,为何白起逢战,必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眼下,当望着白衍时,秦绥等人都忍不住浮现一个念头,数十年前,那些老秦人,那些秦国老将看向白起之时,是否与他们这些将士看着白衍一样,如出一辙,别无二致。

片刻后。

随着白衍的命令,在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颗大树之间,铁骑很快便按照白衍的嘱咐,来到一个湖泊旁。

四周看似平原,少有绿荫,就连一颗颗巨树都隔着一段距离,但身在大漠之上,放眼四周,几乎所有视线,都被树木阻挡。

若是没有人领路,别说湖泊,就算方向,怕都会轻易迷失。

“大良造!”

随着大军休整,白衍正坐在一块微微突起的土丘上,手持一块羊肉干慢慢啃着,想着咸阳的事情,这时候秦绥、季恒带着阿坎走过来。

如今阿坎也与秦绥、季恒一样,对着白衍行着中原人的礼仪。

在突袭匈奴领地之后,白衍不仅仅把蛊颌的爱妻,赐予阿坎,更是给予阿坎任命将领之职。

“无需多礼!”

白衍见到三人,便示意这三人过来。

“再过不远,便是大漠尽头,彼时便是草原,此处定不乏有人放牧,虽有山川河流,然绝大多数地方,皆是视野广阔之地!阿坎,等会你带着五十人,由南边的山川挺进,绕过这片草原,在北边封堵,不允许任何人逃到北边报信!”

白衍嘱咐道,手持剑柄,在沙土的地上,比划着接下来要面对的地势,以及接下来的计划。

前往漠北,兵在于奇,这也是突袭狼居胥山,白衍最大的优势。

“诺!”

阿坎点点头,年纪轻轻的面孔上,并未因为白衍的命令,而有丝毫的迟疑。

“季恒……”

白衍正准备对季恒下令,突然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顿时吸引住白衍的目光。

随后就看到一名将士急匆匆的前来禀报,说是在前方看到有一队十余辆马车的队伍,正从北方赶来。

“马车队伍!”

听到将士的禀报,别说白衍,就是秦绥、季恒、阿坎,都意识到不正常,匈奴人从不喜中原马车,皆驭马儿,而这里是漠北,中原商贾从不会来到这里行商,更别说商贾多是拖车,绝不会十余辆皆是马车。

“抓起来!”

白衍看向秦绥,很好奇是哪些中原人,会在这时候,出现在漠北。

“诺!”

秦绥自然也意识到白衍的想法,拱手接令后,便转身离开,亲自带领数十名铁鹰将士,骑马朝着马车队伍方向赶去。

很快。

就在一棵棵巨树间的马车队伍,原本领路的五名匈奴人,已经拔出弯刀,面露惶恐不安的看向前方。

看着轰鸣声下,浩浩荡荡冲过来的全都是一个个骑马的中原铁骑,五名匈奴男子满是不解的看向彼此,在这匈奴腹地,为何会有中原铁骑出现。…。。

眼看着身后不知何时,也有中原铁骑堵住返程的路,五名匈奴男子神情逐渐不安起来,只能把希望寄托于马车内的中原人,希望这些中原铁骑,都是来迎接这些马车内的人。

虽然这几名匈奴男子也不知道,这些中原铁骑,是怎么知道通往这里的路。

“怎么回事?”

“对啊!到底怎么回事?”

轰鸣不绝的马蹄声,以及停下的马车,随着一个个精致的马车木门被推开,当马车内的人看到秦国铁骑的那一刻,这些中原人的懵逼,不弱于匈奴人。

怎么看到秦国铁骑了?不对啊!之前北上匈奴腹地之时,可没那么快,怎么眼下就回到中原了?

不对!

怎么看着四周,好像还在漠北!!!

在一个个轻微的疑惑声下,很快秦国铁骑便把马车退伍团团包围,随后一把把秦弩便在铁鹰将士手中抬起,对准匈奴男子、马夫,以及马车四周的扈从。

看到这一幕,望着秦弩上一根根锋利的箭矢,被包围的人全都额头冒出冷汗。

不过还不等铁鹰将士扣动扳机,射杀那五名匈奴人,一辆马车内,便传来一个老者的惊呼声。

“秦绥将军!秦绥将军!!!”

随着传来的呼喊声,别说其他马车以及马车四周的人,就算统领铁鹰将士的秦绥,都忍不住面露诧异,顺着声音望去。

随后秦绥就看到,在第二辆的马车内,一名身穿秦服的三十多岁男子,正搀扶着一名身穿秦服的老者走下马车,老者激动的上前。

看清那一老一少的模样,秦绥的目光之中,忍不住有些错愕。

“赢老,赢槐!”

秦绥微微皱起眉头,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熟悉的人。

对于赢辟与赢槐,身为铁鹰将士的将领,秦绥并不陌生,特别是赢槐,往日赢辟拜见司马兴将军之时,秦绥与赢槐也没少私下接触。

“秦绥将军!”

年迈的赢辟看到秦绥,喘息间,感受着烈日,但那老脸上,却不由得露出微笑。

其他不说,单是与司马兴的交情,以及昔日与秦绥较好的种种,在这一刻,就足以让赢辟安下心来。

“拜见赢老!”

秦绥骑马上前,随后翻身下马,看向赢辟、赢槐拱手打礼。

赢辟与赢槐,也分别拱手点头回礼。

看到这一幕的那些匈奴人,以及马车四周的扈从,全都松口气,额头流汗之余,满是心有余悸的对视一眼。

似乎在说‘认识就好!’

“秦绥将军怎会在此?”